王者原无外,残黎莫隐忧。
已闻兵马诏,相继下深秋。
【赏析】:此诗作于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当时王钦若、丁谓等人因受宰相吕夷简的排挤而失宠,王氏兄弟也因谄事刘太后而被罢相。诗人对此表示不满,故有此诗。
首联“黠虏献俘得封”,意即狡诈的敌人献出俘虏得到奖赏;“坚志贡市”,意即坚决向朝廷进贡。这两句是说狡贼献上俘虏,却得到赏赐,而忠诚的臣下则被罢免。这两句以一正一反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看法:“黠虏献俘”为奸邪之辈所为,他们虽然献上俘虏,但却得到了赏赐,这是奸邪的行为,应当予以谴责;而“坚志贡市”则是忠诚之士的行为,他们为国家尽忠,却被罢官,这是忠诚的行为,值得赞扬。
颔联“王者原无外”,“王者”指的是皇帝,“原无外”是指没有边境。这两句意思是说,皇帝本来是不需要有外患的;“残黎莫隐忧”,意思是说百姓们不要有什么忧虑。这两句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看法:“王者原无外”是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因为国家没有外患,所以皇帝不需要有什么担忧;而“残黎莫隐忧”则是诗人对百姓的关爱,他希望百姓们不要有什么忧虑。
颈联“已闻兵马诏,相继下深秋”,意思是说,已经听说朝廷颁布了关于军事的命令,这些命令相继下达到了深秋。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看法。“已闻兵马诏”是说朝廷已经开始关注军事问题;“相继下深秋”则是说这些命令陆续下达到了深秋。这两句以时间的推移来描绘朝廷关注军事问题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
尾联“君王自为谋,莫学虏中谋”。“君王自为谋”,意思是说君王应该自己谋划国家大事,而不是像那些奸邪之辈那样献上俘虏得到赏赐;“莫学虏中谋”,意思是说百姓们不要学习那些奸邪之辈的做法。这两句是对全诗内容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劝诫,希望读者能够明辨是非,不要受到奸邪之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