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君与我最相知,十载遨游在凤池。
待漏几同趍玉𨷂,承恩独喜出彤墀。
关河日落孤帆迥,驿路秋清疋马迟。
明到莫忘词苑客,公馀还拟寄新诗。

【注释】

①李和之:作者的友人。安陆州:今湖北安陆市,在汉水之南,古称安陆郡。②凤池:唐人以翰林院为凤凰池,这里指朝廷,也借喻朝廷。③趍玉𨷂(chí):《汉书·张敞传》载,汉宣帝时,张敞曾任京兆尹,有“行县至霸陵,而道上亡亡者,出走避匿。”敞即追及之,曰:“亡者,亡其财;盗者,盗其主。吾属当论死,已诺相报,勿相失。”后以“趍玉𨷂”喻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共渡危难。④彤墀:朱红色的台阶,代指朝堂。⑤关河:关、河指函谷关和黄河,古代以函谷关为界,分东西两半壁。孤帆:指远行的船。⑥驿路:古时传递公文的人骑马或乘车往来于各地,故称驿路。疋马迟:指驿站上的马因久等而不快走。⑦莫忘:不要忘记的意思。词苑客:诗人的朋友。⑧新诗:即新创作的诗歌。

【译文】

你我相识最深厚,十载游历凤池中,

等候召见同乘舆,承恩独喜出朝宫。

关山日落孤帆远,驿路秋清马匹迟,

明到莫忘词苑客,公余还拟寄新诗。

【赏析】

此诗当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冬,李和之被派往安陆任知州。当时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被贬黄州,两人分别多年,此次重逢自然倍感亲切。全诗抒发了彼此间的真挚友情和对对方未来的关切与祝福。

首联写诗人与李和之的深厚友谊。首句中的“我最相知”,表明了诗人对李和之的敬重与欣赏之情。二人相识以来,相互扶持,共度风雨,感情深厚,因此诗人用“多君”来形容这种关系。“十载遨游在凤池”则进一步描绘了二人之间的情谊。“凤池”是比喻朝廷的意思。这两句通过“最相知”、“遨游在凤池”,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经历的风风雨雨。

颔联写两人等待召见时的期待心情。“待漏几同𨷂”,意谓二人都像古代的官员一样,在等待皇帝召见时,同在一个官署中,一同守候着时机的到来。“承恩独喜出彤墀”,则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喜悦之情。“彤墀”是指朝堂,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承恩”指的是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独喜”则表达了他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的兴奋和喜悦之情。这两句通过描绘他们共同等待皇帝召见的场景和他们共同的喜悦之情,进一步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支持的精神。

颈联写诗人对李和之赴任安陆的祝愿和关心。“关河日落孤帆迥”,描绘了李和之即将离开的情景。关河是指函谷关和黄河,象征着他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孤帆”则暗示了李和之将要远行。“驿路秋清匹马迟”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和之远行的关切之情。“驿路”是指传递信息的驿站之路,“秋清”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匹马迟”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和之旅途艰难的关心之情。这两句通过描绘李和之即将离开的情景及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表达了诗人对李和之远行的关切之情。

尾联写诗人对李和之未来的祝愿和期望。“明到莫忘词苑客”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和之在安陆任职期间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期望。“词苑客”是指诗人的朋友李和之,他在文学领域有着很高的成就。这一句通过描绘李和之在安陆任职期间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公余还拟寄新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和之闲暇之余能够寄给诗人新的诗歌的期望。这一句通过描绘李和之在闲暇之余能够寄给诗人新的诗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其创作才能的认可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期望,表达了他们对彼此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望。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即对李和之的重视和欣赏、对朋友的关爱和支持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