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联佩侍宸旒,此日分携动别愁。
岐路一尊桑落酒,西风万里曲江舟。
青山断处蛮烟合,红荔香时瘴雨收。
自古韶阳多异物,肯将钟乳寄交游。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针对诗歌的翻译题。然后根据题干中的信息点,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邓日新回韶关省亲时所作。第一句说:“几年联佩侍宸旒。”意思是与邓日新几年来一直佩戴着同一副玉佩侍奉皇帝,不离不弃。第二句说:“此日分携动别愁。”今天是分别的时候了,因此感到难过。第三四句写离别的情景。“岐路一尊桑落酒,西风万里曲江舟。”这两句写在饯别宴上,两人举杯畅饮,但想到要分离,不免悲从中来。第四句说:“青山断处蛮烟合,红荔香时瘴雨收。”这里描绘了一个壮阔的景象,山连山,水连水,山山相依,水水相连,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第五六句说:“自古韶阳多异物,肯将钟乳寄交游。”自古以来韶州就有很多珍奇之物,如今又要与朋友分别,怎么能把钟乳石这样的珍贵礼物赠送给朋友呢?言外之意是不愿与朋友分别,但又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最后一句是抒发离情的名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不忍分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的现实状况。

【答案】

(1)几年联佩侍宸旒。

与邓日新几年来一直佩戴着同一副玉佩侍奉皇帝,不离不弃。

(2)此日分携动别愁。

今天是分别的时候了,因此感到难过。

(3)岐路一尊桑落酒,西风万里曲江舟。

在饯别宴上,两人举杯畅饮,但想到要分离,不免悲从中来。

(4)青山断处蛮烟合,红荔香时瘴雨收。

山连山,水连水,山青水秀,景色宜人。

(5)自古韶阳多异物,肯将钟乳寄交游。

自古以来韶州就有很多珍奇之物,如今又要与朋友分别,怎么能把钟乳石这样的珍贵礼物赠送给朋友呢?言外之意是不愿与朋友分别,但又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前两句写与邓日新几年来的情谊,后两句写分别时的心情。首句用“联佩”指代邓日新的玉佩,“宸旒”指皇帝。诗人与邓日新共事多年,形影不离,如同君臣之臣子。后两句写别离之时,“此日”表明时间,此时分别难免伤感。“岐路”指岔路口,“尊”指酒杯。诗人和邓日新举杯畅饮,以表示惜别之情,但一想到将要离开,又不禁伤心起来。“千里”“万里”形容路途遥远,而西风萧瑟、舟行无定,更增添了离别的凄凉之感。

三四两句写别离时的饮酒情景。“一樽”“桑落酒”即桑落村酿的米酒,相传为李白所创制;“西风”则暗喻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发动的叛军攻陷长安之事。此时正值秋天,天气寒冷,西风吹过,使人更加感伤。“断处”、“收”二字写出了岭南瘴气的恶劣气候和令人厌恶的气味。“蛮烟”指瘴气中的烟雾,“瘴雨”指瘴气中的雨水。岭南一带气候潮湿,常有瘴疠之气,所以此处说“瘴雨收”。这些描写都烘托出一种凄冷的气氛。

五六两句写别离时的情形。“山断”“水合”是说山水相连,山连山,水连水,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然而美好的风景并不能消除诗人的离别之苦,只能增添几分哀愁罢了。

最后两句是抒情的名句。“自古”“多异物”指历史上韶州多出产珍奇异宝,而如今又要与朋友分别,怎能把宝物送给朋友呢?言外之意是不愿与朋友分别,但又不得不分开;而“肯将”则表明诗人已决心不再挽留朋友了。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和维护友情的决心,也透露出因国难频仍而无法实现的愿望。

此诗是送别之作。首句用“联佩”指代邓日新的玉佩,“宸旒”指皇帝。诗人与邓日新共事多年,形影不离,如同君臣之臣子。后两句写别离之时,“此日”表明时间,此时分别难免伤感。“岐路”指岔路口,“尊”指酒杯。诗人和邓日新举杯畅饮,以表示惜别之情,但一想到将要离开,又不禁伤心起来。“千里”“万里”形容路途遥远,而西风萧瑟、舟行无定,更增添了离别的凄凉之感。

三四两句写别离时的饮酒情景。“一樽”“桑落酒”即桑落村酿的米酒,相传为李白所创制;“西风”则暗喻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发动的叛军攻陷长安之事。此时正值秋天,天气寒冷,西风吹过,使人更加感伤。“断处”、“收”二字写出了岭南瘴气的恶劣气候和令人厌恶的气味。“蛮烟”指瘴气中的烟雾,“瘴雨”指瘴气中的雨水。岭南一带气候潮湿,常有瘴疠之气,所以此处说“瘴雨收”。这些描写都烘托出一种凄冷的气氛。

五六两句写别离时的情形。“山断”“水合”是说山水相连,山连山,水连水,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然而美好的风景并不能排除诗人的离别之苦,只能增添几分哀愁罢了。

七八句是抒情的名句。“自古”“多异物”指历史上韶州多出产珍奇异宝,而如今又要与朋友分别,怎能把宝物送给朋友呢?言外之意是不愿与朋友分别,但又不得不分开;而“肯将”则表明诗人已决心不再挽留朋友了。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和维护友情的决心,也透露出因国难频仍而无法实现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