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暂脱老莱衣,望入吴山烟树微。
天外不愁归路远,客边未忍与亲违。
风清古道嘶征马,酒劝长亭对夕晖。
聚散有期君自卜,几时还复到京畿。

《送陈孟仁还姑苏翰林五经博士先生之子也》

蓟门暂脱老莱衣,望入吴山烟树微。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蓟门暂时放下了那身老莱衣的装束,远望向吴山时,只见烟雾缭绕的山色与稀疏的树木。这里的“老莱衣”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成人礼,象征着从童稚到成年的转变,而“烟树微”则渲染了一种朦胧、遥远的感觉,使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迷茫或期待。

天外不愁归路远,客边未忍与亲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归途的无奈与留恋。虽然知道路途遥远,但诗人还是不忍离开他乡,因为那里有他的亲人。这里既体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又展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风清古道嘶征马,酒劝长亭对夕晖。通过“风清古道”和“酒劝长亭”,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马蹄声声,看到夕阳西下,人们在长亭相聚畅饮的场景。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增添了诗歌的动感和生活气息。

聚散有期君自卜,几时还复到京畿。诗人在这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无论聚散,都有预定的时日,只是不知道何时能再次回到京城。这是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又带有一丝忧虑的态度,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义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别离的画面。全诗以“送陈孟仁还姑苏翰林五经博士先生之子也”为题,通过四个短小精悍的诗句,将离别的伤感、归家的期盼、旅人的无奈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记录,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通过对离别后的期待与忧虑的描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亲情的渴望。这种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造诣,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具有普遍共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