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亭秋老柳依稀,有客投簪阙下归。
夜月重移通浦棹,春风还采故山薇。
宦情晓逐寒云散,乡思晴随旅雁飞。
悬想渝川明到日,高堂依旧舞班衣。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归老家乡之作。首句点明题意,次句写送别情景;三、四两句写归途;五、六写归后生活;七、八句写思念故乡之情;末句希望友人早日归来。

官亭(驿亭)秋老柳依稀:官亭里的秋天已老,柳树依然如故。有客投簪阙下归:有位客人辞官归乡了。投簪,古代男子把头发盘成发髻,用簪子固定。阙,宫门前的望楼,皇帝居住的地方。归,返回家乡。

夜月重移通浦棹(zhào):夜晚我再次划动着通浦的船桨(去江边)。重,再一次,多次的意思。通浦,地名,在今江苏苏州附近。

春风还采故山薇(wēi):春天里我在故山采摘野菜。采薇:《诗·王风·采薇》,原为赞美周武王灭商时战士的生活,后用以表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宦情晓逐寒云散:仕途中的感情早晨随着浮云消散。宦情,指做官的情怀。晓,天刚亮的时候。寒云散,比喻仕途中的感情像被吹散的寒云一样消散。

乡思晴随旅雁飞:对家乡的思念像晴空中的行雁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旅雁,离开巢穴到远方迁徙的大雁。

悬想渝川明到日(yúchuān,地名,今四川合江县东境),高堂依旧舞班衣:想象着渝州川流的明天阳光明媚时,高堂上依然穿着华丽的衣服欢庆歌舞。悬想,猜想、推测。渝川,渝州川水。高堂,大堂,这里指自己的家宅。

赏析:

这是送别友人归老家乡之作。诗人在旅途中送别了一位辞官回家的老友,心中十分不舍,于是写下此诗以作留念。

首句“官亭秋老柳依依”,点明题意,次句写送别的情景:“有客投簪阙下归。”有位客人辞官回家了。投簪,古代男子把头发盘成发髻,用簪子固定。阙,宫门前的望楼,皇帝居住的地方。归,返回家乡。

三、四两句写归途:“夜月重移通浦棹”,“春风还采故山薇。”“重”,再一次,多次的意思。通浦,地名,在今江苏苏州附近。“采”字暗用《诗·王风·采薇》中的典故。

五、六写归后生活:“宦情晓逐寒云散”、“乡思晴随旅雁飞”。“宦情”即仕途中的感情。晓,天刚亮的时候。寒云散,比喻仕途中的感情就像被吹散的寒云一样消散。“乡思”指对家乡的思念。“晴随”,形容思乡之情随着晴朗的天气而飘荡。“旅雁飞”,比喻思乡之情像游子的行踪一样不定。

七、八句写思念故乡之情:“悬想渝川明到日”、“高堂依旧舞班衣”。悬想,猜想、推测。渝川,渝州川流。明到日,明日的太阳将照亮重庆一带。“高堂”,指家中的厅堂。“舞班衣”,指穿戴整齐的礼服,指节日或庆典时的盛装。

末句希望友人早日归来:“悬想渝川明到日”,“高堂依旧舞班衣”希望友人早日归来,回到故乡与家人团圆,共度美好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