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此夜放花灯,朝野熙熙乐太平。
云接鳌峰千嶂迥,春生苔径落花斑。
丹成药灶呼猿守,礼罢茅君伴鹤还。
自古华阳多胜概,烟霞泉石足怡颜。

【注释】

九重:皇宫。花灯:指宫灯,即宫廷中点起的彩灯。鳌峰:指泰山。云接:云雾缭绕着。千嶂:指山势高峻连绵,形容山峰。春生: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落花:指落花。丹成药灶:指炼丹成功,炉火旺盛。丹,道教炼制的丹药。猿守:指炼丹的人猿时在炉旁看守。礼罢:指祭祀完毕。茅君:指仙人或道士。茅,指草屋。伴鹤还:指道士与白鹤相伴返回。胜概:优美的景色。烟霞泉石:指山水之美。足怡颜:足以使人心情愉快。怡,愉悦。

【赏析】

此诗描写了元夕(元宵节)观灯的情景,以及作者对此情景的感受和想象。诗人通过对节日气氛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九重此夜放花灯”,描绘了京城夜晚灯火辉煌、烟花绽放的美丽景象。这里,“九重”指的是皇宫,象征着尊贵与荣耀;“放花灯”则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盛世的欢庆之情。

诗人以“朝野熙熙乐太平”来形容节日期间人们的喜悦心情。这里的“朝野”指的是朝廷和民间,“熙熙乐太平”则表达了人们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共同愿望。

第三句“云接鳌峰千嶂迥”,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山峰和曲折蜿蜒的道路,展现了节日期间热闹非凡的景象。这里的“云接”形象地描绘出云海茫茫、气势磅礴的画面;“千嶂”则形容山峦层叠、延绵不绝。整句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春生苔径落花斑”继续描绘了节日期间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春生”指的是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苔径”则是指长满青苔的小路;“落花斑”则形象地描绘了花瓣落在青石板上的痕迹。整句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之情。

第五句“丹成药灶呼猿守”则转入了炼丹的主题。这里的“丹成”表示炼制成功的丹药;“药灶”则是指炼丹用的炉灶;“呼猿守”则是说炼丹的人猿时在炉旁看守,形象地描绘了炼丹场景中的紧张氛围。

第六句“礼罢茅君伴鹤还”,则转向了道士与白鹤相伴返回的场景。这里的“礼罢”表示祭祀仪式结束;“茅君”则是指道士或仙人;“伴鹤还”则是说道士与白鹤相伴一同返回。整句诗歌通过描绘道士与白鹤相伴返回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人以“自古华阳多胜概,烟霞泉石足怡颜”作为总结,强调了历史上许多地方都有美丽的风景和令人愉悦的景色。这里的“华阳”指的是古蜀国,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烟霞泉石”则是指山水之美的象征。整句诗歌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