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侍禁庭,迁官又喜列名卿。
朱衣象简辞龙衮,疋马双旌出凤城。
望入秦关烟树迥,路经汉畤暮云平。
当年司牧称毛仲,莫使前人独□名。

【注释】

侍:侍奉、陪伴;迁官:升官。象简:古代官员用象牙雕刻的笏。凤城:京城,长安的别称。 毛仲:春秋时毛遂自称其兄为“毛伯”,“毛”和“伯”均为排行第一,后以“毛仲”指代其兄。 司牧:管理畜牧。

【赏析】

严子陵曾说:“富贵,人之愿也,然可遇而不可求。”严子陵在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投奔刘秀,任太中大夫。他一生不趋权附势,不求荣达,只求清贫自守。他曾对友人说:“富贵,人之愿也,然可遇而不可求。”意思是说,富贵乃人们所希求的,但能够得到富贵的人毕竟不多。严子陵一生不慕权势,不求富贵,而是专心从事著述,著《论衡》一书,传于今世,成为后世学者研究的对象。

公元234年(建安十九年),严子陵因事到京都洛阳去。当时朝廷正打算任命他为太仆卿,他谢绝了。严子陵在辞别友人时说:“我三十年来一直侍候皇帝左右,如今又被任命为卿。但我听说‘朱衣象简’是天子的装束,我不能穿上它;‘驷马双旌’是卿的仪仗,我不能使用它。我的志向只是做一个普通百姓,过着清贫的生活罢了。”严子陵辞官后,隐居富春山阴的岩下,靠卖草鞋和打鱼为生。后来,严子陵被光武帝召见,拜为谏议大夫。不久,严子陵称病回到富春山,继续过着隐居生活。

严子陵辞官之后,仍关心天下大事,经常上书给光武帝提建议。他多次上书,劝谏光武帝不要过分地追求长生不老,不要一味地奢侈浪费。他还指出:“人主之所以有兴衰存亡者,天也;天之所欲者,人亦不能得之。若人能自得,则物亦不能离焉。”严子陵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决定的,而天意是无法猜测的。如果人能自我保全,那么万物就不能离弃他。

此诗首句写严子陵在朝廷任职的经历,次句写严子陵辞官后的心境。三、四两句写严子陵辞官后的行踪。五、六句描绘严子陵回乡后隐居生活的景象。最后两句写严子陵对前人的评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