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官粉署旧儒绅,暂作皇华出使人。
宝敕才赍来白下,兰舟又棹去通津。
都亭暑退蝉声急,驿路秋高宦况新。
此去故交如问及,樗材无补负皇仁。
【注】郎官:指史郎中。潜回京:秘密返回京城。皇华:皇帝出使外国的使者,这里代指史郎中。白下:今南京,古称金陵。通津:渡口。都亭:即钟山,在今江苏南京市。
【赏析】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是写送别的环境与情事,颔联写送别时所赠之宝敕(皇帝的诏书)和饯别之舟,颈联写送行之时的环境气氛,尾联写对友人的劝勉之意。
“郎官粉署旧儒绅”,这是送别时所赠之宝敕。“郎官”是古代官职,“粉署”是说史郎中曾做过官,而“旧儒绅”则是说史郎中过去是一个读书人,有学问、有道德修养,因此很受人们的尊敬。
“暂作皇华出使人”,这是说史郎中现在是奉命出使外国去的,这一句中“皇华使者”指的是出使外国的人。
“宝敕才赍来白下”,意思是说,史郎中这次奉旨出使的任务是到金陵去的,所以把刚刚接到的皇上的敕书送到金陵去。
“兰舟又棹去通津”,意思是说,史郎中的船又要开动去江浦了,因为江浦就是通往京城的必经之处。
“都亭暑退蝉声急”,这里是说,在夏天炎热的时候,树荫里蝉叫的声音特别急噪;“驿路秋高宦况新”,意思是说,到了秋天,道路两旁的柳树已经长出了叶子,而且长得很高,路上行人稀少,显得格外清静,而史郎中现在正是在这样的时节里离开京城回乡。
“此去故交如问及”,意思是说,史郎中现在要回乡了,他的朋友们一定会问他为什么急着要走。“樗材无补负皇仁”,意思是说,史郎中虽然是一个没有才干的人,但是他知道皇帝对他的恩德很重,所以他不能不赶紧回去复命。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当时杜甫正在夔州居住,史郎中则因奉使东归而离夔州,临行之际,诗人写了这首七律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