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逢来使,急问庭帏事。
先听报平安,才看平安字。
四体慊然舒,欢极仍涕泗。
淮安送母回,经今岁五易。
虽知丰硕颜,其如年若驶。
思归为阿母,不然忍遗世。
不归为阿母,不然胡所嗜。
虚名误徽纆,浪迹成泥懘。
年年春明外,距家千里二。
天门更万里,晓日光易被。
去留几踌躇,究将跨蹇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得家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译文:
刚收到家书,马上又来使者,急忙询问家中的事。
首先听报告平安,才看见平安两个字。
身体舒展,欢乐到极点,仍泪流满面。
淮安送母亲回家,已经过了五个年头。
虽然知道母亲的面容丰满,但是母亲却像飞驰的骏马一样老去。
思念回家为母亲,不然怎么忍心遗弃这个世界?
不回家为母亲,不然怎么忍受这种煎熬!
虚名误事,浪迹天涯,成为泥泞。
每年春天,我都要远出在外,离家千里之外。
天门山更在万里之外,清晨的光线容易被遮住。
去还是留,犹豫不决,究竟要跨过蹇驴继续前行吗?
赏析:
李益(746年-813年),字君虞,赵郡(今河北石家庄正定县)人 。他是唐朝中期重要诗人之一,与郑余庆齐名,称“大历十才子”。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复杂多样,尤以边塞诗见长。他的诗风清丽峭拔,气势豪迈,善于表达深沉的情感。这首诗通过描绘母亲送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