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雪晓山寒,棱棱赵氏子。
抱琴入长安,一鼓清尘耳。
冯门称高足,拟畅六经旨。
刚肠有父风,萎薾不啻耻。
以是范厥躬,刑室亦以是。
忽忽去修文,何媛继而死。
觅死再且三,竟死芳逾芷。
死此百年身,不死者万祀。
我读烈妇传,涕泪不能止。
世态颓波流,赖兹为柱砥。
【注释】:
- 皓雪:明亮洁白的雪花。
- 棱棱(léng léng):形容赵子相貌英俊、刚健。
- 抱琴:抱着琴。这里指去长安求学。
- 冯门:指东汉经学家冯良,字长倩,扶风茂陵人。他因精通《左氏春秋》,被推举为“高足”。后来成为光武帝刘秀的老师。
- 拟畅六经旨:意思是想要畅谈孔子所阐述的“六经”的宗旨,即儒家经典。
- 刚肠有父风:意为有父亲的刚强性格。
- 萎薾(wěi rǎn):枯萎、萎落,比喻丧亡,这里指丧偶失节。
- 范厥躬:以自己的行为来规范自己。
- 刑室:囚禁犯人的地方,也指受刑处。
- 修文:这里指学习文化知识。
- 何媛:不详,疑为误植。
- 再且三:再三、屡次之意。
- 竟:终于。
- 芳逾芷:芳香胜过了芷草,这里指香魂不散。
- 死此百年身:在死后一百年仍能留名于世。
- 不死者万祀:即使死了也能流传万年。
- 我读烈妇传,涕泪不能止:我读了《烈女传》,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 颓波:衰败的波浪,这里比喻世态。
- 赖兹为柱砥:依靠它作为支柱和砥石。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烈妇的诗,全诗以赵公子之妻自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她不幸遭遇与崇高品德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其高尚人格的由衷赞美。
首联:“皓雪晓山寒,棱棱赵氏子。”开篇即点出了赵子之清白俊朗的外表,以及他入京求取学问的决心。颔联:“抱琴入长安,一鼓清尘耳。”则描绘了这位赵子怀抱琴瑟,怀着对儒学经典的敬仰,踏上求学之路的生动场面。颈联:“冯门称高足,拟畅六经旨。”诗人将这位赵子比作汉明帝时的经生冯良,赞其学识渊博,志向远大。尾联:“刚肠有父风,萎薾不啻耻。”进一步揭示了赵子的刚直不阿、坚贞不屈的人格品质。
中间四句,诗人将赵子比作父亲,赞其有父亲的刚强性格,以自己的行为来规范自己;而他的高尚品格,也使他在遭受屈辱之后仍然能够保持尊严,没有屈服于命运的摆布。
最后一联:“死此百年身,不死者万祀。”诗人感叹赵子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精神却永垂不朽,即使在死后一百年,依然能留下美好的名声;即使他最终未能战胜命运的摧残,但他的高尚品质和坚强意志也将永远激励后人。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赵子这一历史人物的赞美,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对正义的坚持。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人性光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