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灵山胜,徘徊葛水隈。
舆人能指点,空翠转崔嵬。
拔地琅玕碧,迎晴菡萏开。
流云犹解意,马首送青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公元744年(唐天宝三载)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葛阳道中的山水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第一句:“怅望灵山胜。”
- 关键词:怅望
- 注释:作者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旅途中的寂寞、思乡等),望着远方的灵山感到惆怅。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又有因孤独而产生的忧愁。
- 第二句:“徘徊葛水隈。”
- 关键词:徘徊
- 注释:诗人在葛水边久久徘徊,可能是因为葛水的美丽景色让他流连忘返。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内心情感。
- 第三句:“舆人能指点。”
- 关键词:舆人
- 注释:指的是驾车的人,他们能够准确地指出方向。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驾车人的感激之情,因为他们指引了正确的道路。
- 第四句:“空翠转崔嵬。”
- 关键词:空翠、崔嵬
- 注释:形容山势高耸入云,山色如同绿色的烟雾一样。
- 赏析:这句描绘了山峦的高峻和青翠,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 第五句:“拔地琅玕碧。”
- 关键词:拔地、琅玕、碧
- 注释:形容山如从地面直起,山石如玉雕琢而成,颜色为碧绿色。
- 赏析:这句展现了山的高大与秀丽,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
- 第六句:“迎晴菡萏开。”
- 关键词:晴、菡萏
- 注释:指荷花在晴朗天气下盛开。
- 赏析:这句描绘了荷花在阳光明媚时的美丽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 第七句:“流云犹解意,马首送青来。”
- 关键词:流云、青
- 注释:流云仿佛能理解诗人的心情,它送来了一片青色。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的感慨,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葛阳道中山水风光的描绘,展现了李白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赏析,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还能够感受到李白那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