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思惠远,君却访渊明。
瓶钵随缘驻,云山取次行。
喜无蔬笋气,剩有薜萝情。
欲识西来意,西园且结盟。
匡云僧以诗见访用来韵却答
我方思惠远,君却访渊明。
瓶钵随缘驻,云山取次行。
喜无蔬笋气,剩有薜萝情。
欲识西来意,西园且结盟。
注释与译文:
- 匡云僧以诗见访用来韵却答
- 匡云:指匡山(在今江苏常州市),此处可能表示作者的居所或所在之处。
- 诗见访:收到匡云僧写来的诗作。
- 用于韵:指回应了这首诗的韵脚。
- 却答:拒绝了匡云僧的拜访。
- 我方思惠远,君却访渊明
- 方思:这里可能是“正想”的意思。
- 惠远:南朝梁诗人萧惠远(466年-523年)。
- 渊明:东晋诗人陶渊明(365年-427年)。
- 这句表达了作者正在想念历史上著名的两位文人——萧惠远和陶渊明的心情。
- 瓶钵随缘驻,云山取次行
- 瓶钵随缘:形容生活简朴,随遇而安。
- 云山取次行:形容旅途中不拘泥于目的地,随意行走于云山之中。
- 喜无蔬笋气,剩有薜萝情
- 喜无蔬菜:这里的“喜”字可以理解为“喜欢”,“无蔬菜”意味着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尘嚣。
- 薛萝情:薛萝是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隐居山林的生活情趣。
- 欲识西来意,西园且结盟
- 西来意:指来自西边的人或物所带来的意境或思想。
- 西园: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指代隐逸之所。
- 结盟:在这里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结成友谊,二是结成一种精神上的同盟,共同追求高洁的理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回答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匡云僧来访的婉拒和内心的感慨。诗中的“我方思惠远,君却访渊明”两句,巧妙地运用历史人物萧惠远和陶渊明作为比兴,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两位文人的向往之情。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的情景,如“瓶钵随缘驻,云山取次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最后两句,“欲识西来意,西园且结盟”,不仅表达了对远方文化的向往,也表达了一种精神上寻求共鸣的愿望,即与志同道合之人结为友谊,共同追求高洁的人生理想。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