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世求民牧,神君逭主忧。
循良冠五岭,劳勚阅三秋。
鹊喜巢圜土,乌慈哺戍楼。
天南悬福曜,岭外借言游。
【译文】
在圣明的盛世寻求百姓牧养,神君逭主忧。循良之官冠五岭之首,劳绩之官阅三秋。鹊喜巢于圜土,乌慈哺戍楼。天南悬福曜,岭外借言游。
【注释】
(1)圣世:指太平、安定的时代。
(2)牧:统治。
(3)逭:通“患”,忧虑。
(4)循良:循吏,指有道德的官吏。
(5)劳勚:劳绩,功绩。
(6)圜土:圆形的大土堆,这里指筑台。
(7)乌慈:乌鸦。
(8)福曜:福星。
(9)言游:言论游说。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至正五年(1345),当时作者任海丰县丞。诗中赞扬了周公和海丰令贺海丰的政绩。周公是周成王的大臣,《尚书·洪范》说他能“敬授民时”,即教导百姓耕种的时间。这首诗就是赞周公的。
“圣世求民牧,神君逭主忧。”圣世:指太平、安定的时代。“牧”指统治。这句说,圣明的时代要治理民众,安抚君王的愁苦。
“循良冠五岭,劳勚阅三秋。”“循良”、“劳勚”都是赞美贺海丰的词语。循良:遵循良善的法则,意谓守法不阿。冠五岭:指他在五岭地区的政绩。
“天南悬福曜,岭外借言游。”意思是说,在南方的天空悬挂着吉祥之星,岭外的人们借助他的言论进行游说。
全诗以颂扬的形式,赞扬了周公和贺海丰的政绩,表现了诗人向往太平盛世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