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披星来玉峡,长驱接淅度金川。
危旌数拂章山雨,警角寒嘶皂阁烟。
不见华灯烧永夜,惟闻社鼓乞丰年。
今宵为嘱明宵月,莫惜清光两地悬。
诗句翻译
1 揽辔披星来玉峡,长驱接淅度金川。
- 揽辔:握着马缰绳
- 披星:形容黎明时分
- 玉峡:地名
- 长驱:快速前进
- 接淅(qì):雨水落下的声音
- 金川:地名
- 危旌数拂章山雨,警角寒嘶皂阁烟。
- 危旌:高扬的旗帜
- 章山雨:章山地区的雨
- 警角:警戒的号角声
- 皂阁烟:皂阁山周围的烟雾
- 不见华灯烧永夜,惟闻社鼓乞丰年。
- 华灯:指节日或庆典时点亮的灯火
- 永夜:漫长的黑夜
- 社鼓: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通常在春节期间进行
- 乞丰年:祈求丰收
- 今宵为嘱明宵月,莫惜清光两地悬。
- 今宵:今晚
- 明宵:明天早晨
- 嘱:嘱托
- 清光:明亮的月光,比喻美好的时光
- 两地悬:分别两地
译文
清晨我握着缰绳,披着星光从玉峡驿出发,一路疾驰经过金川。我的马鞭多次掠过章山的风雨,号角声在寒冷中发出嘶鸣,皂阁山的烟雾弥漫在空中。夜晚里看不到华灯闪烁,只听到社鼓声祈求丰收。今天晚上我想对明天的月亮说些话,不要吝惜这美好的时光分别在两个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诗篇。首句“揽辔披星来玉峡”,描绘了诗人凌晨出发的情景,用“揽辔”和“披星”这两个词汇,生动地描绘了黎明时分,诗人手握缰绳,身披星光,从玉峡驿出发的场景。第二句“长驱接淅度金川”,则是对行进路线的具体描写,诗人一路疾驰,途经了淅淅沥沥的小溪,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坚定前行的精神风貌。第三句“危旌数拂章山雨”,描述了诗人行进途中,旗帜多次被风雨吹拂的情景,体现了诗人与自然抗争的决心。第四句“警角寒嘶皂阁烟”,则描绘了号角声在寒风中发出的嘶鸣声以及皂阁山的烟雾,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五句“不见华灯烧永夜”,则是对当地夜晚景象的描绘,没有看到华灯照亮了整夜,只有社鼓声在祈求丰收。第六句“惟闻社鼓乞丰年”,则是对当地习俗的具体描绘,社鼓声成为了当地人祈求丰收的象征。最后一句“今宵为嘱明宵月,莫惜清光两地悬”,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他希望明晚的月亮能传达他的心愿,同时也表达了对两地分离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定前行的决心和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