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颠倒出蒿莱,为向龙门御李来。
促膝门年频拊掌,鸣琴洒酒共登台。
鸥群竞逐驺声下,花信曾吹雨色开。
再订平原期十日,河桥折柳共徘徊。
李伯东方伯往涖粤西便道过访小园留酌赋赠
衣裳颠倒出蒿莱,为向龙门御李来。
促膝门年频拊掌,鸣琴洒酒共登台。
鸥群竞逐驺声下,花信曾吹雨色开。
再订平原期十日,河桥折柳共徘徊。
注释:
- 李伯东方伯:即李伯阳,字东阳,唐代诗人、官员。他在岭南(今广东省)任职期间,与作者交往甚深。
- 衣裳颠倒出蒿莱:形容衣着简朴,生活清贫。
- 龙门:指代李伯阳所在的官职或地位。
- 促膝门年频拊掌:形容与李伯阳的亲密无间,时常拍手大笑。
- 鸣琴洒酒共登台:形容与李伯阳饮酒作乐,共同登高望远的情景。
- 鸥群竞逐驺声下:形容鸥鸟争相追逐,跟随车声飞落。
- 花信曾吹雨色开:形容花儿在春雨中盛开,香气四溢。
- 再订平原期十日:约定再次相聚的时间是十天后。
- 河桥折柳共徘徊:形容分别时依依不舍,相互挥手告别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伯阳与作者的深厚友情以及他们在岭南地区的愉快时光。诗中通过“衣裳颠倒出蒿莱”等意象,展现了两人生活的清苦。然而,在李伯阳的陪伴下,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和温暖。诗中提到“促膝门年频拊掌”,表达了与李伯阳亲密无间的友情。此外,诗中还描绘了两人共同饮酒作乐、观赏春花秋月等美好时光。最后两句“再订平原期十日,河桥折柳共徘徊”,则表达了作者与李伯阳再次相聚的喜悦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友情的美好与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