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归夏去及秋初,夙驾星言畏简书。
献镜何因逢破镜,脂车曾否咏同车。
莫将宦辙悲留滞,且向文坛共扫除。
为问依刘弹铗者,可能长饱武昌鱼。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内容上是送别,结构上看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抒情,尾联劝慰。
【译文】
冬天归来,夏天离去,到了秋天的初期。早起驾着车子星夜出发,害怕的是简书上有责备的话。
为何献镜时会碰到破镜子,脂车曾经否咏同车。
莫让仕途的车轮留下遗憾,暂且与文人墨客一同扫除文坛上的秽物。
问那些依刘表而弹铗的人,他们能否长饱武昌鱼。
【注释】
①庚申夏:指诗人在庚申年(1780)的夏天。
②刘觐国:即刘逢源,字觐国,江西南城人,乾隆进士。少参:官名,清代各部院少詹事、中允等官的统称。
③还涖:回来治理。
④楚中任白甫龙君御诸社友:指湖北巡抚白AST龙。御:通“御”,指主持。社友:同僚朋友。
⑤夙驾星言畏简书:早晨起来驾车星夜出发,害怕的是简书上有责罚的话。(夙驾:早晨出发;星言:星夜,这里指早晨;畏:恐惧;简书:简札书信,即朝廷的公文。)
⑥献镜何因逢破镜,脂车曾否咏同车:献镜,指献出自己的意见。破镜,比喻被贬。脂车,借指受辱的车。曾否,是否。咏,吟诵。
⑦莫将宦辙悲留滞:不要因仕途的坎坷留下遗憾。(宦辙:仕途;悲留滞:悲伤停留。)
⑧且向文坛共扫除:暂且与文人墨客一同扫除文坛上的恶习。(文坛:指当时的文人学士群,这里泛指文坛。)
⑨为问依刘弹铗者:问那依靠刘表而弹铗歌咏的人。(为问:问候;依刘:依附于刘表;为:动词;弹铗:以剑作歌;铗,剑鞘。)
⑩可能长饱武昌鱼:可能长久地吃饱武昌鱼。(可能:或许;长饱:长久地吃饱;武昌鱼:指武昌鱼。)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诗人离开京城赴湖北赴任之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前途的关切和对友人的勉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官场的不满和厌倦之情。
首联起兴,描绘了诗人清晨启程的情景,用笔简洁明快。“冬归”句点题,交代了自己此次出行的原因,即回乡省亲。而“夏去”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行程,暗示了时间之长以及旅途之劳顿。“及秋初”句则是从季节变化的角度来描绘自己此次出行的时间背景,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又烘托了旅途的漫长。“夙驾”二句紧承首联而来,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所思所感,即害怕简书上有责罚的话语,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于仕途的忧虑和不安。
颔联是全诗的重点所在。“献镜何因逢破镜”,诗人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对于仕途的看法。此处“献镜”指的是进献自己的见解或者意见,而“破镜”则是指被贬谪的官员。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为什么你进献自己的意见却遭遇到被毁誉的风险呢?“脂车曾否咏同车”一句则是诗人自况,意思是说:你曾经是否也遭受过被毁谤的命运呢?这两句既是诗人对于仕途的评价,也是对自己经历的回顾和反思。
颈联紧承颔联而来,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的不满和厌恶。“莫将宦辙悲留滞”,意思是不要因为仕途的坎坷而留下遗憾;“且向文坛共扫除”,意思是暂且与文人墨客一同扫除文坛上的恶习。这两句既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词,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展望。
尾联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劝勉之语。“为问依刘弹铗者”,这里的“依刘”指的是依附于刘表,即依附于汉末群雄之一的刘表;“弹铗”则是指以剑作歌,也就是所谓的“行路难”。整句话的意思是:请问那些依靠刘表而弹铗歌咏的人,他们能否长久地吃饱武昌鱼呢?这里的“饱食”既是对友人的一种鼓励和激励,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和鼓舞。
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悠远深沉,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