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舟何事到禅关,曾向三生石上还。
蜃气迎风幡不动,鼍更叠浪月初弯。
敲灯得句唯招隐,卖赋馀钱好买山。
从此江边清梦稳,不须迢递绕朝班。

己酉年的冬天,我在海珠寺停留,写诗来表达我的心情。当时有消息说有人要去出守,所以我稍微提及了这件事。

船到禅关,为何来到这个地方?我曾经在一个三生石上回眸过。

在蜃气吹拂下,风帆不动,在鼍更叠浪中,弯月如钩。敲灯得到的句子,都是招隐的诗句。卖赋余钱,可以买山。从此江边清梦更加安稳,不再需要迢递绕朝班。

注释:

  1. 己酉年:己酉年是指农历己酉年,即清朝嘉庆六年。
  2. 冬夜、泊海珠寺、书怀:指诗人在冬天的夜晚停靠在海珠寺,写下自己的感慨和情怀。
  3. 投劾:向上级报告自己犯了错误,主动请求撤职。
  4. 禅关:禅宗讲“禅”,禅门讲“关”。
  5. 曾向三生石上还:三生石是指佛教中轮回转世的石碑,诗人曾在这里回首往事。
  6. 蜃气:海市蜃楼,是大气光学现象,是一种由于光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自然景象。
  7. 迎风幡不动:风吹过来,幡旗(旗帜)却不动。
  8. 鼍:古代传说中水族动物鼍。
  9. 敲灯得句:指诗人用敲钟的方式得到灵感,写成诗句。
  10. 招隐:古人隐居山林,不问世事,所以招隐是邀请隐士出来做官,诗人以此表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1. 卖赋馀钱好买山:意思是卖完文章的钱就可以买山了,诗人以卖赋为喻,表达了隐居山林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海珠寺停泊时所写的。诗人在冬天的夜晚停留,心情复杂。一方面,他接到了出守的消息,想要辞官归隐;另一方面,他又舍不得官场的生活和权力。这首诗就是他对这两种情感的抒发。
    首句“己酉冬夜泊海珠寺书怀时有出守之报计当投劾故稍及之”就透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正在冬夜泊在海珠寺,收到了出守的信息,但因为计划要辞官归隐,所以暂时没有提及。
    诗人描述了自己到达禅关的情景。他感叹自己曾经在三生石上回首过往事,那是他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然而,现在他已经来到了这个地方,心中充满了感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诗人感受到了海边的奇特景象。他看到了蜃气吹拂下的风帆不动,看到了鼍更叠浪中的月亮弯弯。这些景色都让他感到震撼,也让他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用敲钟得到的句子,都是关于招隐的诗句,表明自己想要隐居山林。他还卖掉了剩余的钱买了山,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隐居的准备。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海珠寺的经历,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人生短暂,应该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