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开节软净朝晖,衡泌栖迟可乐饥。
简竹盈车青未刷,笔花入梦玉常霏。
二三小妇陈椒颂,六七孙孩挽荔衣。
共说春光迟五日,后园桃李已芳菲。

【注释】

辛未:农历年名,指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元日:农历新年。戏笔:开玩笑地挥笔作画。衡山之水,即湘江,在今湖南一带。衡泌:指衡州和长沙一带的湘江水。栖迟:安适闲逸。玉常霏:指笔花如玉。二三小妇:几个妇女。陈椒颂:献上椒花作为祝颂。六七孙孩挽荔衣:拉着孩子们的手,一起挽着衣服。荔衣;一种用荔枝树皮做的衣料。后园桃李:指后园的桃树和李子树。芳菲:花开得茂盛。

【赏析】

此诗为元日时所作,是一首咏物诗。

首句“年开节软朝晖”,写元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软”字,既形容太阳柔和、温暖,又暗含诗人内心的愉悦。

颔联“简竹盈车青未刷”,“简”指竹简,这里指书信。“盈车”形容书信之多。诗人以信比人,把书信比作人,形象地描绘了节日期间人们相互往来、传递信息的场景。

第三句“笔花入梦玉常霏”,写诗人在梦中梦见笔花盛开,就像玉屑纷纷飘落。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梦境与现实联系起来,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颈联“二三小妇陈椒颂,六七孙孩挽荔衣”,描述的是一些妇女和孩子在节日里欢庆的景象。他们穿着荔枝做成的衣服,欢笑着,手拉手,仿佛在庆祝一个盛大的庆典。这里的“陈椒颂”指的是献上的椒花作为祝颂之词,而“挽荔衣”则形象地描述了儿童们身着荔枝树皮制作的衣物。

尾联“共说春光迟五日,后园桃李已芳菲”,是对前面内容的回应和总结。诗人感慨地说,尽管春天已经过去了五日,但后园里的桃花和李子都已经开得繁盛美丽了。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也展现了他对美好景色的喜爱。

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节时的热闹场景,通过对节日中人们的欢庆活动和自然景色的描绘,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