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阜晴初见,双江雨合流。
泉声偏近枕,猎火自明楼。
亦有杯中物,应无客外愁。
生涯随泛梗,未拟棹归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需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诗歌的创作背景来分析诗歌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以及诗人的思想观点。

首联“九阜晴初见,双江雨合流”,以写景起兴,用“九阜晴初见”和“双江雨合流”作比,既表现了山高气清、云净天朗的美景,也表现出一种清新明快的心境,为下文抒发自己的志向作了铺垫。

颔联“泉声偏近枕,猎火自明楼”,描写了诗人夜读时听到泉声和看到楼外猎火,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颈联“亦有杯中物,应无客外愁”,意思是说:有酒有肉,自然不愁;既然没有客人(指远游他乡的友人),也就不必忧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洒脱旷达。

尾联“生涯随泛梗,未拟棹归舟”,意思是说:我像浮萍一样飘荡不定,不想回到家乡。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前途渺茫、命运难测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

【答案】

书台书

怀

九阜晴初见,双江雨合流。

泉声偏近枕,猎火自明楼。

亦有杯中物,应无客外愁。

生涯随泛梗,未拟棹归舟。

译文:

九峰山早晨阳光照耀着山峰,两条江水汇成一股大河向东流。泉水声音轻轻洒落在枕边,猎户的灯火照亮了楼上。也有酒杯中的美酒,当然不会有远在他乡的忧愁。生活如浮萍漂泊不定,我不打算回到故乡去。

赏析:①开篇即写所见之景,以写景起兴。

②颔联是诗人夜读之时的情景,通过写景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③颈联是诗人对人世的一种看法,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④尾联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