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树生寒早,虚窗贮月深。
鸣蛩先近枕,惊鸟数喧林。
茵接怀双璧,囊空耻一金。
不眠清夜永,劳想为知心。
碧树生寒早,虚窗贮月深。
鸣蛩先近枕,惊鸟数喧林。
茵接怀双璧,囊空耻一金。
不眠清夜永,劳想为知心。
注释:
- 碧树生寒早:描述秋天的景色,树叶呈现出一种碧绿色,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 虚窗贮月深:形容窗户透入月光,显得幽深而宁静。
- 鸣蛩先近枕:蟋蟀开始在枕头旁鸣叫,暗示着夜晚的到来。
- 惊鸟数喧林:突然之间,鸟儿们开始在树林里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 茵接怀双璧:用柔软的草垫子来接住双手抱紧的双玉璧。比喻珍贵之物,也表达了诗人对财富的渴望。
- 囊空耻一金:因为口袋空空如也,所以感到羞耻和遗憾自己没有更多的钱财。
- 不眠清夜永: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 劳想为知心:因为不能与知己共处一室,只能通过思念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碧树生寒早,虚窗贮月深”两句,以碧绿的树叶和深幽的窗户为主题,营造了一种寂静、深沉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而“鸣蛩先近枕,惊鸟数喧林”这两句则通过蟋蟀的鸣叫和鸟儿的叫声,展现了夜晚的热闹和喧嚣。
最后两句“茵接怀双璧,囊空耻一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财富的渴望和无奈。他试图用珍贵的玉璧来填补自己的空虚和遗憾,但最终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这种对比和反差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它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秋夜画面,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