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教人种杏花,于今绕屋是丹砂。
过桥野叟如相问,不比寻常卖酒家。
诗句解析
1 夫子教人种杏花:这一句表明了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即通过教授种植杏花来传授知识。这里的“夫子”指的是老师或者学者,他们以种植杏花作为教学内容,体现了一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种杏花”不仅是一种植物学的实践,也可能涉及到农业知识、园艺技巧等。
于今绕屋是丹砂:这句描述了经过时间的流逝,所学的内容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周围的环境。这里的“丹砂”可能是指红色的颜料或者某种珍贵的矿物质,用来比喻所学的知识或技能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过桥野叟如相问,不比寻常卖酒家: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场景,一个过桥的老者停下来询问。这个老者可能是在寻求信息或帮助,也可能是出于好奇。这里没有直接提到卖酒,但从上下文可以推测,这位老者可能在附近的某个地方卖酒。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周围人的积极影响,不仅仅是通过直接的交流,还包括通过行为举止的影响。
译文
夫子教人种杏花,
现在屋旁绕的是丹砂。
过桥的野叟停下来问询,
他不像那些卖酒的普通人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师通过教导学生种植杏花,使得这种美丽的花朵成为周围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深刻地影响了周围的人。诗中通过对比寻常卖酒家的情景,突出了学习带来的正面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深远影响。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学习的真正价值,并鼓励我们珍视并传承这种智慧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