岧峣行尽蚬冈头,李郭同登泛渚舟。
会有乡书频寄雁,原无机事不惊鸥。
水归沧海潮偏急,岸隔渔歌思转幽。
月小山高真赤璧,烟波杜若采芳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下面我将逐句翻译这首诗,并添加必要的注释:

至蚬冈用戴公韵

  • 诗句解读:在登上蚬冈的顶端后,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心境。
  • 关键词:蚬冈(地名),戴公韵(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友人戴公所吟的诗句)。

岧峣行尽蚬冈头

  • 译文: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山的最高点。
  • 赏析:这里的“岧峣”形容山高耸入云,给人以巍峨壮观之感。而“行尽”则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终点的到来。

李郭同登泛渚舟

  • 译文:李氏和郭氏与我一同登上了泛舟游览的船只。
  • 赏析:这里可能指的是两位有影响力的人物,也可能是作者自己与朋友的一段经历。泛渚舟意味着泛舟于湖上,泛舟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象征着友谊与欢乐。

会有乡书频寄雁

  • 译文:我期待着家乡的来信,因为信中会频繁地寄来大雁。
  • 赏析:大雁常常被用于传书,尤其是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书信往往需要借助大雁传递。因此这句话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原无机事不惊鸥

  • 译文:虽然世间没有太多的事情,但鸥鸟却不会因惊扰而飞走。
  • 赏析:这里的“鸥”可能指的是鸥鸟这种水鸟。这句诗反映了一种平和宁静的生活态度,即使生活中缺乏刺激,也能安然度过。

水归沧海潮偏急

  • 译文:海水最终流回大海,而潮汐却异常汹涌澎湃。
  • 赏析:这里的“归海”和“急潮”形象地描绘了海水流动的自然景象。海水归海,潮起潮落,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而“偏急”则强调了这一过程的强烈和突兀。

岸隔渔歌思转幽

  • 译文:岸边的渔歌传来,让我更加思念故乡。
  • 赏析:渔歌是渔民劳作时发出的歌声,它不仅具有生活气息,也带有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句诗通过听觉上的联想,将渔歌与思乡之情联系在一起,加深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月小山高真赤璧

  • 译文:月亮虽小,但山顶显得格外明亮,就像一颗真正的赤璧(古代美玉)。
  •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赤璧,既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色,又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烟波杜若采芳洲

  • 译文: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我在寻找杜若采摘的芬芳之地。
  • 赏析:杜若是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在这里,作者可能在寻找一处可以欣赏美丽景致的地方,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使得整首诗读来既能感受到画面的美,又能体会到情感的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