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已波澜,汩汩江长泻。
砥柱矻悬梁,谁是中流者。
秋霜撼陵谷,艰哉慈母寡。
斜月照孤帏,苍鼠落残瓦。
缡结誓如初,课儿泪盈把。
宣文还隔幔,浔阳时却鲊。
薄俗此挽回,内则今陶冶。
令子奋桑弧,声名动朝野。
邻卜喜王翰,弩负卑司马。
积善庆所馀,造物不忍舍。
圣世重纲常,优诏将南下。
列传昭管彤,讴歌增大雅。
嗟哉贤母心,褒旌非所假。
千年桂水清,应照寒山舍。
《赠海刚峰萱堂贞节卷》是明代张子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世道已波澜,汩汩江长泻:这句表达了世态的动荡和江河的不息流淌。”汩汩江长泻”形象地描绘了江河奔腾不息的景象,象征着世事的变迁和时代的洪流。
砥柱矻悬梁,谁是中流者:砥柱指的是泰山,这里用来比喻坚定的意志或坚强的精神。”谁为中流者”则暗示在波涛汹涌的大河中,有谁能像泰山一样屹立不倒,成为中流砥柱,引领潮流。
秋霜撼陵谷,艰哉慈母寡:秋霜是指秋天的霜降,象征着严酷的环境;陵谷则是指山峰与谷地的交替,常用来比喻世事的变幻无常。”艰哉慈母寡”则表达了对母亲艰难的生活状态的同情和感慨。
斜月照孤帏,苍鼠落残瓦:斜月代表月亮已经偏西,意味着时间已晚,孤独的氛围笼罩着房间。”苍鼠落残瓦”则描绘了家中的陈年旧物被老鼠啃食的情景,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无情。
缡结誓如初,课儿泪盈把:这里的“缡(fú)”是一种古代的结发礼,表示夫妻之间的忠诚和承诺。”课儿泪盈把”则表达了对孩子教育的辛酸和孩子因教育而流泪的情景,反映了家庭教育的压力和艰辛。
宣文还隔幔,浔阳时却鲊:宣文可能是某位官员或文人的雅号,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浔阳时却鲊”则可能是指某种美食的制作过程,但在这里更可能是用来形容这位德高望重的人虽然远离了家乡,但仍关心着家乡的事务。
薄俗此挽回,内则今陶冶:这句话似乎是在说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需要被纠正和改善。同时,也提到了对道德教育和家庭修养的重视,强调了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令子奋桑弧,声名动朝野:令子指有才德的儿子,”桑弧”通常与男子的功名有关,这里可能指的是儿子的壮志雄心或是儿子的成就。”声名动朝野”则表明了儿子的名声远播,受到了朝廷上下的关注。
邻卜喜王翰,弩负卑司马:邻卜可能是地方上的占卜师或风水先生,王翰可能是一个与占卜相关的人物。”弩负卑司马”则可能是在说某个人因为擅长射箭而被人们所熟知,这里的“弩”可能指的是弓箭,而“卑司马”则可能是对某个地位较低的将军或军官的称呼。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某个地方上人们对占卜师或风水先生的喜爱以及他们擅长技艺的情况。
积善庆所余,造物不忍舍:积善庆余指的是积善之家的子孙会得到神灵的庇佑,这里的“庆”可能指的是福气或好运。”造物不忍舍”则表达了对于神灵的庇护和保佑的感激之情。
圣世重纲常,优诏将南下:圣世指的是太平盛世,”纲常”通常用来指代儒家的道德规范或家族的规矩。”优诏将南下”则可能是在说皇帝的诏书将会下达,意味着国家的政策将会有所改变或调整。
列传昭管彤,讴歌增大雅:列传昭管彤可能是在说历史上关于贤德之人的列传将被记录下来,并得到歌颂。”讴歌增大雅”则表明这些记录将被歌颂,以弘扬儒家的道德和文化。
嗟哉贤母心,褒旌非所假:贤母心指的是母亲具有贤良淑德的品行,”褒旌”则是表彰和赞誉的意思,但在这里可能是指表彰并不是真正的褒奖,而是某种形式的认可或纪念。
千年桂水清,应照寒山舍:桂水可能是指一条河流或小溪,”应照寒山舍”则可能是在说这条清澈的河流或小溪能够照亮寒山中的房屋或居所。这可能是在用自然景观来比喻母亲的品德和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母亲贤德品质的赞扬和对母亲影响的描写,展现了母亲在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诗中不仅赞美了母亲的伟大和牺牲,还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敬意。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恩和敬仰之情,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