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藓石,谡谡云松。
空山无人,明月在筇。
我思武夷,三十六峰。
之子之迈,携琴曷从。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武夷山水的诗,通过描绘山石、云松、明月等自然景物,展现了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对武夷山的热爱之情。

“苍苍藓石,谡谡云松”描绘了武夷山上青苔覆盖的山石和飘渺如云的松树。这里用“苍苍”来形容山石的颜色,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谡谡”则形容松树叶的声音,仿佛在风中轻轻摇曳一般。

“空山无人,明月在筇”表达了武夷山的宁静与空旷。这里的“空山”指的是没有行人的山,强调了山的幽静;“明月在筇”中的“筇”是一种竹制的手杖,诗人用它来指代自己,暗示了自己孤独的感受。

“我思武夷,三十六峰”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的深深思念。这里的“三十六峰”指的是武夷山的三十六个山峰,诗人通过对山峰的描述,表达了对武夷山美景的赞美。

“之子之迈,携琴曷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武夷山的向往。这里的“之子”指的是诗人自己,表示自己的远行;“携琴曷从”中的“曷从”是一个疑问词,表示诗人对于未来是否能够携带着琴去武夷山进行音乐创作充满了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