岧峣天府两金汤,妖气苍茫白日荒。
玉减香消虚少嫔,花残歌散冷朝阳。
铜驼北望沉荆棘,铁骑南侵满战场。
回首可怜关塞月,捣衣砧上为谁忙。

诗句释义

  • 岧峣天府两金汤:指的是成都(古称天府之国),地势高峻,有如两座金色的汤池。

  • 妖气苍茫白日荒:形容成都周围环境荒凉,给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气氛。

  • 玉减香消虚少嫔:比喻朝廷内权臣当道,美女稀少,皇帝身边也显得空旷冷清。

  • 花残歌散冷朝阳:指宫廷生活衰败,歌舞不再,朝霞映照下也显得冷清。

  • 铜驼北望沉荆棘:铜驼是一种象征,这里用来指代北方边境。北方边境被荆棘覆盖,象征着战乱和混乱。

  • 铁骑南侵满战场:描述南方边境受到侵略,战火连天,一片狼藉。

  • 回首可怜关塞月:回顾过去,对边疆的明月感到可惜,因为那时的月亮可能见证了许多战争。

  • 捣衣砧上为谁忙: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思念的情绪,可能是为了远方的亲人或爱人而忙碌的洗衣。这里的“捣衣”是指妇女们用捣衣石将布捣成线以备缝制衣物,而“砧上为谁忙”则暗示了这种劳作是为了某个特定的人——可能是远在他乡的恋人。

    译文

    在成都(古代称为天府之地)巍峨的高地上,有如两座金色的温泉,但周围的妖气弥漫着让人感觉白日都变得荒芜。
    宫中美女逐渐减少,香气也不再浓郁,只剩下空空荡荡的嫔妃们。
    当太阳落下时,铜驼在西边望着北方边境,那里长满了荆棘,战争的阴影笼罩着这片土地。
    南边的边境也遭受了铁甲骑兵的攻击,战场上充满了血腥气息。
    每当我回头望向那遥远的边疆,看到一轮孤寂的明月挂在天空中,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我时常在捣衣的时候,不知道是为谁而忙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展现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怀旧之情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成都、长安等地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以及现实衰败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宫廷、边境等不同场景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中的“捣衣砧上为谁忙”一句,更是巧妙地运用了意象的重叠,使得整首诗歌情感更为丰富,也更具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