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羁人泊海涯,朔风烈烈透霜华。
飘零有剑为知已,迢递无缘更觅家。
三窟但工捐汉地,孤忠谁志靖胡沙。
此身不抵黄龙府,誓不重归拜白麻。
【解析】
“永夜羁人泊海涯”一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交代了舟中夜泊的原因。“永夜”,漫长的一夜,指夜晚。“羁人”,被囚禁的人。“泊”,停船。“海涯”,海边,此处指黄河入海口。“朔风烈烈透霜华”一句,写诗人在寒夜的海上漂泊,感受到刺骨的北风和刺骨的寒意,同时,也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凄凉和悲凉。“朔风”指的是寒冷的北风,“烈烈”形容风势猛烈。“透霜华”是指寒风穿透了霜花,形象地描绘出了凛冽的冬夜景象。“飘零有剑为知已,迢递无缘更觅家”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思念之情,也流露出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与无奈。前一联说,自己虽然身处异地漂泊不定,但是仍然有一把宝剑作为知己朋友的象征,这把宝剑陪伴着我度过艰难岁月,是我最好的慰藉。后一联说,自己虽然身在远方,但是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家),只能寄情于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飘零”指的是飘荡漂泊,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四处流浪的生活状态。“知已”,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迢递”,遥远的意思。“无缘”指没有机会或没有门路的意思。“再觅家”,再寻找一个可以安定下来的家。“三窟但工捐汉地,孤忠谁志靖胡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朝廷的不满。“三窟”在这里比喻多个避难之处,也比喻多个靠山。“捐”是舍弃的意思。“孤忠”,指忠诚孤独。“靖胡沙”,指平定北方的战乱。“此身不抵黄龙府,誓不重归拜白麻”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死归宿的看法以及他对朝廷的忠诚态度。“此身”指的是自己的身体。“不抵”,不能到达的意思。“黄龙府”,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方,这里借指皇帝的所在地。“拜白麻”,指接受任命,担任官职。
【答案】
①永夜羁人泊海涯——整句意为:漫长的一夜过后,我在海边停留(泊)。②朔风烈烈透霜华——整句意为:刺骨的北风呼啸着,穿透了霜花。③飘零有剑为知已——整句意为:我虽然身在异乡漂泊不定,但是仍然有一把宝剑作为知己朋友的象征。④迢递无缘更觅家——整句意为:我虽然身在远方,但是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家),只能寄情于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⑤三窟但工捐汉地——整句意为:我有三个地方可以躲避祸患,但是我依然选择抛弃了这些地方,只愿为国家效力。⑥孤忠谁志靖胡沙——整句意为:我只忠于国家,不忠于任何个人利益。⑦此身不抵黄龙府——整句意为:我的生死归宿是无法到达皇帝所在的地方,我不能再次接受任命,去担任官职。⑧誓不重归拜白麻——整句意为:我发誓不会再次回到朝廷去接受命令,领取朝廷赐予的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