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愁吟影自怜,茕茕瘦骨欲撑天。
亲提白刃驱前部,岂为黄金肘后悬。
刁斗夜寒旌旆肃,胡笳宵动旅魂骞。
何时凯奏恢京日,换却团花拜御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对月
对月愁吟影自怜,茕茕瘦骨欲撑天。
亲提白刃驱前部,岂为黄金肘后悬。
刁斗夜寒旌旆肃,胡笳宵动旅魂骞。
何时凯奏恢京日,换却团花拜御前。

译文:
对着月亮独自哀叹自己的孤独,瘦弱的身体仿佛要支撑起天空。亲自拿起白刃向前冲锋,不是因为金饰的佩剑在背后悬挂。夜晚的刁斗声响起,旗幡在寒风中飘扬。边疆战士心中充满恐惧,听到胡笳声就感到灵魂被抽离。什么时候才能凯旋回到京城,用团花图案的礼服向皇帝献礼。

注释:

  1. 对月:指面对月亮。
  2. 愁吟:忧愁地吟诵。影自怜:影子自己怜惜。
  3. 茕茕(qióng qióng)瘦骨:形容身材瘦弱,孤立无援。欲撑天:想要支撑起天空。
  4. 白刃:白色的刀刃,比喻利剑或刀剑。
  5. 提:举起,拿着。
  6. 前部:前面。
  7. 肘后悬:挂在肘后的装饰品。这里比喻权贵之人,指代朝廷中的权臣。
  8. 刁斗:古代军中使用的铜制炊具,有柄可以执持。
  9. 旌旆(jīng pèi):旗帜与车幔,泛指军队。
  10. 胡笳(hú jiā):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吹奏的一种乐器。
  11. 团花:古代帝王服饰上绣着的各种花纹。
  12. 凯奏:胜利后奏功。
  13. 恢京日:恢复京城之日。
  14. 团花拜御前:穿着团花图案的礼服,在皇帝面前跪拜。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争的不满。诗中写道“对月愁吟影自怜”,表达了诗人面对明月时内心的忧伤和孤独。“亲提白刃驱前部,岂为黄金肘后悬”,描绘了诗人为了保卫国家,不惜以身犯险的形象。“刁斗夜寒旌旆肃,胡笳宵动旅魂骞”,则描绘了边疆将士们在夜晚的严寒中坚守阵地,而听到胡笳声又让他们感到恐惧的情景。最后两句“何时凯奏恢京日,换却团花拜御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早日恢复的愿望,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体现了杜甫作为“诗史”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