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深知石古,竹长见墙低。
积翠沈波底,斜阳到岸西。
搜花成小泛,摘叶任分题。
何日渔樵老,能容此地栖。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明确是“逐句释义”,就要求对整首诗逐句进行解释,不能断章取义;如是“分析意境、情感、手法”,就要求先分析诗句的含义,再结合作者的情感、手法进行分析。这首诗的注释如下:苔深知,苔藓长在岩石上。竹长,竹子长势旺盛。见,同“观”。墙低,矮墙。积翠,指青翠的苔藓。沈波底,沉入水波之中。何日,什么时候。能容,能容我栖息。

【答案】

译文

①苔藓深知岩石古,竹子长势旺盛。②青翠的苔藓沉没于水波之中,斜照的太阳落向岸边的西面。③游赏花木,泛舟小溪,采撷枝叶任凭随意作诗题。④何时才能让渔夫樵夫老死在此地栖息?

赏析:

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对。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前两句写景,描写杨氏园的景物。首句“苔深知石古”,以苔藓来映衬岩石的古老,表现出苔藓生长在古老的岩石上,显示出岩石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第二句“竹长见墙低”,用竹影摇曳来形容矮墙,写出了矮墙的矮小,突出了园内景物的小巧玲珑。

抒发诗人对杨氏园的喜爱之情。第三句“积翠沈波底”,用青翠的苔藓沉没于水波之中,形容杨氏园景色的秀美迷人。第四句“斜阳到岸西”,以斜阳西下来形容夕阳的落去,写出了诗人观赏杨氏园美景的时间之久。最后一句“何日渔樵老,能容此地栖”,表达了诗人对杨氏园的喜爱之情以及渴望能够在此安度晚年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