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轻云里,秋声细雨边。
经旬移节候,洒暝作凉天。
鸟宿明河断,蛩吟古塞连。
予心耽寂寞,耿耿不成眠。
【解析】
“初十夜月”意思是:初十的夜晚,月光洒在云层之中。“经旬移节候”意思是: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气候发生了改变。“洒暝作凉天”意思是:到了傍晚,天气渐渐凉爽了。“鸟宿明河断,蛩吟古塞连”意思是:鸟儿栖息在银河之上,被月亮照得一片黑暗;蟋蟀在古道边鸣叫,声声入耳。“予心耽寂寞,耿耿不成眠”意思是:我心里很寂寞,无法入睡。此诗是作者于中秋望月时有感而发之作。
【答案】
译文:
秋日的月色从轻云里透出来,细雨淅沥的声音伴随着秋气。
一个月过去了气候有了变化,夕阳西斜天边的景色渐渐变得清凉。
鸟儿栖息在银河之上,被月亮照得一片黑暗;蟋蟀在古道边鸣叫,声声入耳。
我的心沉浸在这寂静中,难以入睡。
赏析:
“轻云”和“秋声”是秋天的典型物象,“细雨”和“月色”则点出了秋月之夜的特点;“经旬移节候”,“洒暝作凉天”,写出了季节更替、气候变化之速,表现了诗人的惊异之情。颔联写诗人因季节变换而引起的内心感受。诗人由秋月夜起兴,想到一年的时光已过了一半,于是感慨时光之易逝,人生之短暂。“洒暝”“作凉”,既指时间之流逝,亦指季节之变迁,诗人以“洒暝”喻“经旬”,以“作凉天”喻“移节候”。颈联写秋夜景物,“明月”、“孤星”都是秋夜的象征,“断”、“连”都写出了秋夜景物的静态美,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眷恋。尾联写诗人因季节变换而引起的心灵上的寂寞之感。“耽寂寞”即沉浸于孤独寂寞的意境,这里用一“耽”字,把诗人对孤独的无奈与寂寞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耿耿”意为明亮的样子,这里指不眠。诗人以“耿耿”形容失眠的痛苦,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写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