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渺何处,江流万里长。
布帆渡瓜渚,青山障朱方。
飒动高天风,吹愁还故乡。
戍楼当落日,饥乌野田密。
徒御步不前,行李何萧瑟。
欲问淮南津,就饭水边驿。
敢效祈父言,胡转予于恤。
【注】吴国渺何处,江流万里长。布帆渡瓜渚,青山障朱方。飒动高天风,吹愁还故乡。戍楼当落日,饥乌野田密。徒御步不前,行李何萧瑟。欲问淮南津,就饭水边驿。敢效祈父言,胡转予于恤。
译文:吴国在哪里?江流万里长。乘船渡过了瓜州,青翠的山峦遮挡着南方。飒然吹来高天的风,带走了忧愁回到故乡。瞭望远方的戍楼,夕阳下饥鸟在野外飞翔。士兵们只能一步步地前行,行李显得如此凄凉。想要询问淮南的路,到水边的驿站去吃饭。我怎能学习祈父那样的话,让士兵为我担忧。
赏析:本诗是一首描写旅途生活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吴国渺何处,江流万里长。”这两句诗人以疑问的语气发问,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吴国”是指吴国的都城,即今江苏苏州一带,诗人用“渺”字形容,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颔联:“布帆渡瓜州,青山障朱方。”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乘坐船只渡过长江的情景。“布帆”指的是船上的帆篷,“渡瓜州”则是诗人经过的地方。“青山障朱方”,意思是青山阻挡着视线,使远方的朱方变得模糊不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颈联:“飒动高天风,吹愁还故乡。”这两句诗人通过描绘高天之风,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飒动”形容风势迅猛,“吹”则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故乡亲人的深情厚意。
尾联:“戍楼当落日,饥乌野田密。”这两句诗人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戍楼”指的是边防哨所,“当落日”则是诗人看到的场景。“饥乌野田密”形容乌鸦在田野上空盘旋飞翔,形象地描绘了边疆地区的荒凉景象。这两句诗句通过展现边疆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最后两联:“徒御步不前,行李何萧瑟。”“欲问淮南津,就饭水边驿。”诗人在旅途中感到孤独和无助,他无法前进,也无法找到可以安顿的地方。他只能向淮南的路途进发,希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
整首诗以“行役”为主题,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家国的热爱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