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丫牙铁作柯,乱竹纵横拂云起。
谁知一段秣陵秋,写在痴翁半边纸。
痴翁痴翁蓬莱精,有时拈笔人皆惊。
想见卧痴楼上景,狂歌醉舞鸣秦筝。
我本大城山里客,看君图画来君宅。
出门却被强题诗,坐对疏棚豆花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题史痴翁画的一首七言绝句。史痴翁,即史可法(1601-1646),字宪之,明末清初著名抗清英雄。诗中描写了史可法笔下的金陵秋景,表现了他对故国深沉的眷恋和对敌人的强烈仇恨。

全诗可分为四节:首二节为第一段,写史可法笔下的金陵秋景;第三、四节为第二段,写史可法本人及其豪壮情怀。首二节,“老树”“乱竹”是金陵秋景的典型特征,勾勒出了一幅秋天里落叶飘零、草木凋零的画面。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老树”比作“铁柯”,“乱竹”比作“拂云起”,生动地描绘出了秋天里树木萧瑟、风起云涌的景象。接着,诗人又巧妙地将“秣陵秋”融入画面之中,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一片落叶纷飞、寒风瑟瑟的秋日中。这一段,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诗人用“痴翁痴翁蓬莱精”一句点明主题,表明史可法是一位富有才情且痴迷于艺术创作的人。紧接着,诗人又以“狂歌醉舞鸣秦筝”来形容史可法在绘画时的状态,展现了他那种豪气冲天的气概。这一段,通过描写史可法的艺术创作状态,表现了他那种对敌人的痛恨与对故国的眷恋。

最后一段,诗人用“我本大城山里客”一句自喻,表达了自己对史可法的敬仰之情。接着,诗人又以“看君图画来君宅”一句,表明自己是为了观看史可法的画作而来到他的居所。最后两句“出门却被强题诗,坐对疏棚豆花白”,则描绘出诗人在欣赏完史可法的作品后,被要求为之作诗的情景。这一节,通过描绘诗人与史可法之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史可法的敬仰与崇拜。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史可法笔下的金陵秋景及其本人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沉眷恋以及面对敌人时的英勇无畏。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以及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