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祚颓已久,大业缅方新。
仰视圣皇德,承胤为我亲。
暇日荷休明,高馆集众宾。
中厨列庖馔,水陆备鲜鳞。
凉风起天末,皓月照秋旻。
感此四海士,无言越与秦。
共生盛明世,矫矫如凤麟。
芳茵吐华烛,气蒸为烟云。
酒行不停觞,循转犹车轮。
挥毫赋诗篇,影落响必臻。
泛泛邺河水,同为藩翰臣。
忝承宗社寄,金圭积我身。
管弦娱耳目,佳人世所珍。
常恐远志促,有怀不及伸。
愿同慷慨士,居处得依仁。
庶以展节义,岁晏奉殷勤。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 往祚颓已久,大业缅方新。
- “往祚”指的是过去的国家,“颓”表示衰败,“大业”指伟大的事业或国家,“缅方新”意味着希望新的大业能够开始并且兴旺。
- 仰视圣皇德,承胤为我亲。
- “仰视”表示仰望,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尊敬并敬仰皇帝的德行,“圣皇”是对皇帝的最高赞誉,“德”是指德行、道德,“承胤”意为继承皇位,“为我亲”表明皇帝对自己的亲近和关爱。
- 暇日荷休明,高馆集众宾。
- “暇日”指闲暇的日子,“荷”是承受的意思,“休明”指皇帝的英明统治,“高馆”是高级别的宾馆或官舍,“集众宾”表示聚集了许多宾客。这句话描绘了皇帝在闲暇时刻受到众人的尊重和欢迎。
- 中厨列庖馔,水陆备鲜鳞。
- “中厨”指皇宫中的厨房,“列庖馔”表示摆放着各种美食,“水陆”指食物的种类,“备鲜鳞”意味着准备了很多新鲜美味的菜肴。这句诗描述了皇宫里丰盛的宴会场景。
- 凉风起天末,皓月照秋旻。
- “凉风”指清凉的风,“起天末”表示从天上吹来,“皓月”指明亮的月亮,“照秋旻”表示月亮照亮秋天的天空。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
- 感此四海士,无言越与秦。
- “四海士”指的是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无”字在这里用来表示无法表达的意思(可能是谦虚或无奈),“越”和“秦”都是古代的国家名,这里泛指远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各地英才的欣赏和对他们才华的钦佩。
- 共生盛明世,矫矫如凤麟。
- “共生”表示共同生活,“盛明世”指的是繁荣昌盛的时代,“矫矫”形容人的样子挺拔英俊,“如凤麟”比喻人才出众,如同凤凰和麒麟一样珍稀。这句诗赞颂了这个时代的优秀人才。
- 芳茵吐华烛,气蒸为烟云。
- “芳茵”指芳香的草地,“吐华烛”表示散发出光芒,“气蒸”指热气上升,“为烟云”意味着化作轻烟飘散。这句诗描绘了宴会现场的美丽景象。
- 酒行不停觞,循转犹车轮。
- “酒行”指饮酒,“觞”是酒杯,“停觞”表示停止饮酒,“循转”指旋转,“犹车轮”比喻酒杯转动不停,就像车轮一样。这句诗表达了宴会上欢乐气氛的延续。
- 挥毫赋诗篇,影落响必臻。
- “挥毫”表示挥笔作画或书写,“赋诗篇”指的是创作诗歌,“影落”指声音落下,“响必臻”意味着声音一定会传达到远处。这句诗赞美了诗人创作的才华和影响力。
- 泛泛邺河水,同为藩翰臣。
- “邺河”指的是邺城附近的河流,“泛泛”表示波光粼粼,“藩翰臣”指的是国家的大臣或官员,“同为”表示一起成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同僚们共事的愿望。
- 忝承宗社寄,金圭积我身。
- “忝”是谦虚的说法,意为惭愧或谦辞,“宗社”指国家和宗族,“寄”表示承担的责任或使命,“金圭”指金色的印章或标志,“积”表示累积,“身”指自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责任的责任感。
- 管弦娱耳目,佳人世所珍。
- “管弦”指乐器声乐,“娱耳目”表示娱乐人们的眼睛耳朵,“佳人”指美丽的女子,“世所珍”意味着受到世人的珍视。这句诗描绘了宴会上的娱乐活动。
- 常恐远志促,有怀不及伸。
- “常恐”表示常常担心,“远志”指远大的志向,“促”表示急切或紧迫,“有怀”指心中有所牵挂或思念,“不及伸”意味着无法伸展或实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无奈。
- 愿同慷慨士,居处得依仁。
- “愿同”表示希望得到和某人一同,“慷慨士”指的是豪爽正直的人,“居处”指居住的地方或环境,“得依仁”意味着能够依靠仁德,“依仁”表示遵循仁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 庶以展节义,岁晏奉殷勤。
- “庶”是希望的意思,“展节义”指的是发扬正义和节操,“奉殷勤”表示恭敬而忠诚地侍奉,“岁晏”指年老的时节或晚年,“奉殷勤”意味着始终保持敬意和热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与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