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闻雨响,况复在山村。
木叶知时序,鸡声识晓昏。
七弦频寄兴,二亩足为园。
清净元无字,逍遥剩有言。
未能离世网,聊且寄丘樊。
白足人为侣,玄同道作门。
茅茨临谷口,烟火出云根。
为报陶弘景,何时辞帝阍。

注释:

  1. 偶然作:偶尔写的诗。
  2. 酒醒闻雨响:醒来时听到雨声。
  3. 况复在山村:何况现在身处山村之中。
  4. 木叶知时序:树叶知道四季更替的时间。
  5. 鸡声识晓昏:公鸡的声音可以分辨早晨和黄昏。
  6. 七弦频寄兴:弹七弦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7. 二亩足为园:两亩地足够做一个小花园。
  8. 清净元无字,逍遥剩有言:清净是虚无的,但逍遥是自由的言语。
  9. 未能离世网: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
  10. 聊且寄丘樊:暂且寄居在山野之间。
  11. 白足人为侣:赤脚的人作为同伴。
  12. 玄同道作门:以道家的玄同之道作为门径。
  13. 茅茨临谷口,烟火出云根:茅草屋顶靠近山谷,炊烟冒出云雾之上。
  14. 为报陶弘景,何时辞帝阍:为了告诉陶弘景,何时才能辞去朝廷。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田园诗。诗人以“偶然作”开篇,表达了自己偶然写下这首诗的情感。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村的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世界的热爱。

首联“酒醒闻雨响,况复在山村。”通过酒醒后听到雨声的场景,引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山村。这里不仅描绘出了山村的宁静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颔联“木叶知时序,鸡声识晓昏。”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村中的生活细节。这里的木叶和鸡声都成为了诗人生活中的陪伴者,它们的存在让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七弦频寄兴,二亩足为园。”则是诗人用琴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这里的“七弦”指的是琴,而“寄兴”则是指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诗人通过弹琴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家园的追求和向往。

尾联“清净元无字,逍遥剩有言。”则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这里的“清净”和“逍遥”都是诗人所追求的生活状态,而“无字”和“剩有言”则分别代表了这种状态下的无为和有为。诗人认为,只有保持清净、自由的心态,才能真正实现逍遥的人生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山村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同时,诗歌中还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理想和态度的思考,使整首诗更加深刻而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