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空门未闭关,幽寻犹得共跻攀。
沧桑坐识恒沙外,身世真成泡影间。
远树依微孤鸟没,夕阳明灭片帆还。
谁知咫尺云林好,招隐何劳更买山。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岁晏空门未闭关,幽寻犹得共跻攀。
  • 注释:岁月已到年终,寺庙的山门并未关闭,因此我仍然可以独自或与人一起攀登。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岁末时节仍能自由出入寺庙,不受世俗束缚的心境。”岁晏空门未闭关”描绘了寺庙的宁静和开放,而“幽寻犹得共跻攀”则展示了作者与友人一同登山的欢乐。
  1. 沧桑坐识恒沙外,身世真成泡影间。
  • 注释:历经沧桑,我终于认识到世界的虚幻性,我的一生似乎只是一场短暂的泡影。
  • 赏析:这里通过“沧桑”暗示了人生的变迁与无常,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世事变幻的深刻感悟。”坐识恒沙外”可能指的是超脱尘世的觉悟,”真成泡影间”则形象地说明了人生如同泡影般转瞬即逝。
  1. 远树依微孤鸟没,夕阳明灭片帆还。
  • 注释:远处的树影依稀,一只孤独的鸟儿消失在地平线上,夕阳下海面的波光闪烁不定,一片船帆也慢慢回到了港口。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远树依微孤鸟没”描绘了远方树林的轮廓与一只飞走的鸟儿,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夕阳明灭片帆还”则是对日落时分海景与归航船只的描述,展现了一天即将结束时的宁静美。
  1. 谁知咫尺云林好,招隐何劳更买山。
  • 注释:谁又能知道这眼前的云烟树木中隐藏着如此美好的隐居之地呢?何必再去购买一座大山来隐居呢?
  • 赏析: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高度赞美和自我满足感。”谁知咫尺云林好”表明即使是近在咫尺的云中山林,也有着难以言喻的美好;”招隐何劳更买山”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认为无需刻意去寻找或购买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