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望东西陌,共掩林中扉。
谁言儒道异,□善理同归。
昨款精舍游,步经园径微。
高垣夏木绕,绿阴生昼扉。
振锡还山去,空壁挂禅衣。
何意幽栖侣,佳会亦相违。
离合两俱安,去来宁有依。
梵空自足遣,了此人我机。

【注释】

想望东西陌:指作者思念朋友。

共掩林中扉:同掩竹林门。

□善(shàn)理同归:儒家、道家的学说,都是为人们指明正确的方向。

精舍:佛教徒的讲习处。

步经园径微:走过小道,来到花园里。

高垣:高大的围墙。

夏木:夏日的树木。

绿阴:浓密的树荫。

振锡还山去:拿着锡杖回到山上。

空壁挂禅衣:空荡的寺院墙壁上挂着僧袍。

何意幽栖侣,佳会亦相违:想不到隐居的朋友,佳期也相违背。

离合两俱安:离别与团聚都很自在。

去来宁有依:往来不定,没有可以依赖的地方。

梵空自足遣:佛教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是虚幻的,不必追求。

了此人我机:明白了人与人的关系和自我之间的关系。

【赏析】

这首诗是寄给杰上人的。杰,姓;上人,僧人的通称。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在长安时写给杰上人。全诗四联八句,每句七个字,韵脚整齐匀称。首联写诗人在长安思念杰上人,并约他一同到东、西二陌散步;颔联说明儒道两家的学说并无差异,都为人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颈联描写杰上人在精舍讲学,自己则漫步在花园的小路上,看到高大的围墙下,茂密的树荫里,僧人正在讲佛经;尾联写自己离开长安返回山中,而杰上人却因为与友人相聚而无法脱身;最后两句表明,自己已经明白人与人的关系和自我之间的关系,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