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柱勋华满辟雍,翩翩五马领秦封。
行春穗麦歧双秀,祷旱桑林格九重。
帝念股肱须汲黯,人欣稼穑颂神农。
自惭才薄难成赋,却效民谣庆异逢。
【注释】
张堂尊:张九龄。堂,通“棠”,地名,今陕西省大荔县东二十里。祷雨志喜:祈祷上天降雨以祝贺丰收。志喜,指高兴得欢庆。
【赏析】
此诗是张九龄为庆祝陕西大荔县的丰收而写的。诗人通过歌颂当地人民辛勤劳动、祈求天公作美,从而得到丰收的景象,来表达对人民的深深感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高远,感情深沉,富有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
首联:“题柱勋华满辟雍,翩翩五马领秦封。”开篇便点明题柱之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诗人在长安城门外的大荔县题写了“勋华”二字,以此向皇帝表示祝贺丰收。这两句诗中,“勋华”、“秦封”这两个词语用得非常贴切。勋华,即功勋辉煌;秦封,指古代帝王赐封的封号。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在长安城门外的大荔县题写了“勋华”二字,以此来祝贺皇帝丰收。这里的“勋华”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对大荔县丰收的喜悦之情。
颔联:“行春穗麦歧双秀,祷旱桑林格九重。”这一联紧承首联而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诗人在春天来到大荔县,看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田野里的稻谷长得茂盛,麦穗金黄;桑林中的桑叶翠绿,果实累累。这里的“歧双秀”是指田间小路两旁的麦穗和桑树都长得特别茂盛;“格九重”则是指桑树结出的果实形状像古代帝王的印章,象征着吉祥如意。这一联诗句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给人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
颈联:“帝念股肱须汲黯,人欣稼穑颂神农。”这一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皇帝应该像古代贤臣汲黯那样忠诚耿直,为国家尽心尽力;人民则应该像古代农业专家神农那样勤劳智慧,善于耕作。这里的“股肱”指的是国家的大臣,“稼穑”则是指农业劳动。诗人通过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比喻,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尾联:“自惭才薄难成赋,却效民谣庆异逢。”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虚自省之情。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有治国之才,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因此感到惭愧;然而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时刻,他能够借助民谣的形式来表达喜悦之情,也算是一种幸运吧。这里的“才薄”是指诗人认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才能不足;“异逢”则是指今天这个难得的好时机。诗人通过对这两方面的表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对人民的感恩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和人民的感激之情,又展现了诗人自身的情怀。整首诗既有豪迈之气,又有细腻之处,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