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郭韩亭近,临江古殿幽。
南天皈正学,北斗跂前修。
地僻仙踪邈,书传佛骨愁。
我来邀翰墨,此道足千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解答时明确全诗内容,抓住形象,结合注释分析作答。
第一句:“背郭韩亭近”,点明地点,写出作者的地理位置——在韩愈祠庙附近,与韩愈为邻。
第二句:“临江古殿幽”,写诗人站在祠堂前,看到江边那座古朴幽静的殿堂。
第三、四句:“南天皈正学,北斗跂前修”,“皈依”一词表明敬仰之意,“正学”指儒家学说,“北斗”指北斗星,古代人们常用来代表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斗星能指引人走向成功。“跂”,同“企”,仰望的意思,这里表示向往之意。“前修”,指先贤们,即韩愈。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有“文章宗师”的美誉。他一生崇尚儒学,提倡古文运动,反对骈文,其作品以雄奇峭拔、气势磅礴见长,对后来的散文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南天”、“北斗”分别用来形容对韩愈学问的崇敬和仰慕,以及对自己将来要成为像韩愈一样的大儒、名臣的期许。这两句通过描写祠堂前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韩愈的崇敬之情。
第五、六句:此句承上启下,由景及情,写韩愈的学问和成就给后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地僻仙踪邈,书传佛骨愁”中的“仙踪邈”指的是神仙的踪迹远去,“佛骨愁”指的是佛教徒的烦恼痛苦。“我”指作者自己。作者来到韩愈的祠堂,看到这里环境清幽,风景如画,不由得想起韩愈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韩愈一生致力于弘扬儒学,提倡古文运动,对后代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我来邀翰墨,此道足千秋”,意思是说来到这里,是为了拜访韩愈先生,希望从先生那里得到一些教诲和启示,而先生的学问和成就将永远流传下去,影响千秋万代。
最后一句:“此道足千秋”,总结全文,表明作者来到韩愈祠堂的目的和收获。作者通过参观韩愈祠庙,不仅领略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更从中得到了精神启迪,对韩愈的学识和人格产生了敬慕之心。同时,作者也为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找到了榜样和动力,希望自己能够传承并发扬光大韩愈的学术精神。
【答案】
译文:
我来到韩愈祠庙,看到这里环境清幽,风景如画,不由得想起韩愈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在这里受到启发,
希望从先生那里得到一些教诲和启示,而先生的学问和成就将永远流传下去,影响千秋万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韩愈祠庙的所见所闻,表现了对韩愈的敬慕之情。全诗语言平实,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首句交代了游览韩愈祠堂的地理位置,第二句则描写了祠堂前的景色,第三、四句写景中寓情,表达了对韩愈学问
的崇敬之情;接下来两句写景中寓情,表现了对韩愈为人的钦佩之情;最后两句写景中寓情,表现了对韩愈事业成功的感
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