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丹扆梦中情,几向长安对月明。
凤阙未曾开曙色,龙池先已听钟声。
焉知落落孤踪士,独抱区区万里诚。
却恨相如献词赋,不将憔悴及苍生。
【诗句解释】
金门:指唐代的长安城门,是皇帝出城的地方。待漏院试作:指作者在等待皇帝召见时所作的诗。丹扆:古代帝王坐卧之处,以屏风作为隔断,屏风上绘有丹青图案,故称“丹扆”。梦中情:梦中所想,这里指皇帝对自己的恩宠和宠爱。几向:多少次。长安:即京城长安。对月明:形容夜晚月色美好。凤阙:指皇宫大门上的铜雀楼,传说中为凤凰栖息之所。未曾:还没有。开曙色:打开天边的第一缕阳光。龙池:指皇宫中的池塘。钟声:报晓的钟声。焉知:哪里知道。落落孤踪士:指孤独的游子。区区:微不足道。万里诚:指忠贞之心。不将憔悴及苍生:不把个人憔悴与百姓的困苦相提并论。
【译文】
十年来,皇帝对我如同梦境一般地恩宠,多少次,我在长安城下仰望明亮的月光。皇宫的大门还没打开,天空已经初露曙光,而我的龙池之畔早已听到了晨钟暮鼓的声音。哪里知道,我这个孤独的游子,只能怀抱着自己的一片忠贞之情。我多么痛恨那些像司马相如一样献词赋的人,却不曾用他们的文采来关心和拯救苍生。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借咏金门待漏院,抒发自己对国事的忧虑。首两句写自己入朝为官,十年来一直得到皇帝的宠信,多次在长安城下望着明亮的月光思家。第三句说,虽然还没有听到皇帝的召见,但已经看到朝廷的天光。第四句说,虽然还没有听到朝廷的诏令,但早巳听到了宫廷里的钟声。第五句说,哪里知道自己是一个孤独的游子,只能怀抱着一片忠心?最后一句说,我多么痛恨那些像司马相如一样献词赋的人,却不曾用他们的文采来关心和拯救苍生。整首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寓意高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