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那能纪,风谣岂易听。
悲笳才一动,群泪已千零。
旧事留编简,馀音入杳冥。
只应松柏路,还有五云扃。
【注释】
《旧唐书·列传一》:上之崩,孝贞皇太后王氏与中宗、睿宗、相王于柩前,恸哭久之。及葬,太后临奠而止。
圣德:指皇帝的德行。《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昔者吾有皇伯而立其子,而命之以训策,曰‘余嘉乃勋,汝受兹泰’。”
风谣: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悲笳:悲壮的笳声。《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忡忡,悢悢罔极,板荡颠沛,靡所止戾。”毛传云:“悢悢犹忧也。”
编简:古代书写用的竹简。《汉书·艺文志》:“书者,政事之纪也。书者,言之绳墨也。”师古注云:“简牍书之于竹,谓之简;编简则以竹穿为轴,编次相连,故曰‘编简’。”
杳冥:深暗无光,指天。
松柏路:比喻正直的道路。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五云扃:五色云环绕,形容帝王显贵。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武则天的挽歌,哀悼之情极为沉痛。全诗以“哀”字贯穿始终,感情深沉真挚。
首句“圣德那能纪”,是说武则天的圣德是难以记述的;次句“风谣岂易听”,则是说武则天的事迹是难以听到的。作者在哀悼的同时,对武则天的功过是非也持否定态度。
三句“悲笳才一动”,是对武则天生前生活的概括,也是对武则天一生的评价。悲笳之声刚刚响起,就有许多泪水洒落下来。
四句“群泪已千零”,是说武则天去世后,朝野上下的大臣们和百姓们,都为之流泪,悲痛不已。“编简”一词,既指武则天遗留下来的文献,也指她生前所建立的功绩。而“馀音入杳冥”一句,则是对武则天一生的总结。虽然她的功德已经化为乌有,但她的遗容仍然在人世间流传着。
最后两句“只应松柏路,还有五云扃”。“松柏路”是指通往武则天陵墓的道路。而“五云扃”则是说武则天的陵墓,被五色的云雾所环绕。作者用这样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哀思,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