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换。负米身虽劳,累茵肠转断。
使君此去谁得知,请听夜半啼乌时。
《题永思堂》是明朝诗人梁储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以及对当前政治环境的忧虑。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诗句: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换。(注释)“古人”指的是那些古代的贤人,他们每天辛勤劳作,不追求高官厚禄。“三公”是指古代的三个最高官职,如丞相、太尉和司徒等,这些职位常常被视为高官厚禄的象征。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清贫生活的赞赏,以及自己对于世俗名利的追求感到无奈的情感。诗句:负米身虽劳,累茵肠转断。(注释)“负米”指的是背着粮食,“累茵”则是指因为劳累而感到腹部不适。
(赏析)这里描绘了古代贤人在劳作时的辛苦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同情和理解。诗句:使君此去谁得知,请听夜半啼乌时。
(注释)“使君”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或地方的长官,这里的“此去”是指离开的意思;“谁得知”指的是谁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夜半啼乌时”则是形容深夜时分乌鸦的叫声,常用来表示孤独或哀愁。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中人处境的担忧,以及对黑暗统治的不满和抗议。
《题永思堂》通过赞美古人的清贫生活和表达对官场黑暗的批评,展现了梁储深邃的政治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贤人的怀念,更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