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榻云花散复凝,水禽争语即晨兴。
正当送客南塘路,更拟酬诗北郭朋。
渚柳风生烟缕缕,渔矶潮落石层层。
荒村迎送还难免,泯迹山深恨未能。

【注释】

江榻:指作者的住所。云花:指诗人自己。即晨兴:早晨起床。

渚柳:水边柳树。风生烟缕缕:风吹过水边柳树,柳絮飘落如烟。层:一层一层地堆积。

渔矶:打鱼用的礁石。泯迹:消失踪迹。山深恨未能:在深深的山上,不能消除自己的遗憾。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时在洛阳。董山人、高季迪都是杜甫的朋友。这首诗就是杜甫赠给董山人的。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自己身世和前途的感慨。全诗以送别为背景,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语言清新明快。

第一句“江榻云花散复凝”,描写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江边的草榻上,飘散着云朵般的花瓣,它们时而聚拢,时而又四散开来,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在翩翩起舞。

第二句“水禽争语即晨兴”,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清晨,水鸟们争相鸣叫,似乎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这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和生机。

第三句“正当送客南塘路,更拟酬诗北郭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之情。当送别之际,正是在南塘的路上;而当要告别离去的时候,又要准备酬谢北郭的朋友们。这句诗既体现了友情之深厚,又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

第四句“渚柳风生烟缕缕,渔矶潮落石层层”,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水边的柳树随风摇曳,仿佛是一缕缕轻烟;而渔矶上的潮水逐渐退去,露出了层层叠叠的石头。这优美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第五句“荒村迎送还难免,泯迹山深恨未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遗憾。虽然诗人想要忘却自己的足迹,但在这片山林之中,依然无法摆脱自己的存在感。这种无奈和遗憾让人深感凄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内心独白,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