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归时风满林,碧梧月上思沉沉。
辘轳声转银床滑,望断君恩似井深。
【注释】汲:打水。井深:喻君恩之深。
【赏析】这是一首宫怨诗。燕子南归时,风满林子,碧梧月上,思情沉痛。辘轳声转银床滑,望断君恩似井深,表现了女子对皇帝的忠贞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燕子归时风满林,碧梧月上思沉沉。
辘轳声转银床滑,望断君恩似井深。
【注释】汲:打水。井深:喻君恩之深。
【赏析】这是一首宫怨诗。燕子南归时,风满林子,碧梧月上,思情沉痛。辘轳声转银床滑,望断君恩似井深,表现了女子对皇帝的忠贞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注释: 1. 题山水障子为萧溪耕者赋:在山水画上题诗,为萧溪的耕种者作赋。 2. 萧溪先生乐山者:萧溪先生喜欢山。 3. 结屋临溪颇幽雅:建房子靠近溪流,环境清幽雅致。 4. 开轩见水不见山,却向图中看挥洒:打开窗户只见流水,却看不到山峰,只能从图上看他的书法。挥洒:形容书法潇洒自如。 5. 高斋素笔悬清风:书房里挂着白色的宣纸和毛笔,悬挂着清新的风。 6. 仿佛坐我林崖下:好像坐在我的树林下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创作的五言古诗,题目为《赠萧溪耕者》。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吾友黄君字泽之,家住萧溪之水湄。 我的朋友黄泽之,住在萧溪边的水边上。萧溪的水从沙湖流来,向东流入大海,向北汇入溪流,在房子周围盘旋流淌。 至正年间,如泽也,始谢仕,来居斯。便似庞公鹿门去,乃买溪上数亩之畬菑。 到了至正年间,黄泽之辞去了官职,来到这里定居。就像古代的庞德公离开家乡,来到鹿门山居住一样
【注释】 冬斋:冬天的书房。 积雨:连日的雨水,形容天气阴寒。 斋:书房。 霁:天放晴。 空斋:无人的书房。 泬(jué):空寂。 因:于是。 疎:稀疏,稀少。 自惊:自己感到惊讶。 僮子:仆人或童仆。 情亲:情意亲密。 加餐:增加饭量。 醪(láo):浊酒。 柴扉:用木条、竹篾等编成的门框,引申为简陋的门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孤苦无依的旅途人在外漂泊时
【解析】 此诗作于暮秋时节,诗人因久雨而愁绪难消。首联写秋雨连绵不止的景象,“徂”通“促”,意为“迫”。颔联写风中落叶飘零、大雁南飞。颈联写自己饮酒解闷。尾联写诗人推开窗门,只见绿竹摇曳在微风细雨中,显得十分清新自然。 【答案】 示例: 1. 积雨秋景徂(cú)——积:聚集;徂:往,到……为止。形容雨下了很久很久。积雨,指连绵不断的秋雨。 2. 空斋坐来暮(mù)——空:独处;暮:傍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赵原临高尚书山水小帧》。 下面是每句的翻译: 有元画山谁第一?燕都数独高尚书。盛名不在吴兴下,米虎用墨浑无殊。 江南赵原最晚出,蓄得高宰留真迹。行披坐阅无暂停,肯綮皆将饱胸臆。 貌此小帧云山图,万里不尽墨模糊。绿树人家春昼晚,当门缥缈风烟湖。 俨与前朝合作符,何啻禊帖唐钩摸。黄庭画赞虽小字,位置舂容大无异。 平原一变为穹碑,任笔纵横亦适意。赵卿得此变化笔
【注释】 通衢:宽阔的大道。绮:有花纹的丝织品。离思妇:指思念远方丈夫的妻子。机杼:织布机和梭子。朱弦:红色的琴弦。宛转:曲折、回旋。古调:古老的乐曲。侧耳:倾听。钟子:古代乐器名,即编钟,这里借指钟子期的耳朵。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思妇之作。全诗以一位妻子思念在外服役丈夫的心情为线索,描写了她在丈夫离家后一天中的活动。首句写其夫外出,居处空寂,用“飞构”二字形容其屋宇之高耸入云
【注释】 君从山中来:你从山中走来。君:你。 衣带松萝雨:形容衣着如松枝、萝藤般随风摇曳。意谓衣衫飘逸。 谒我湖边居:到我的湖边居住。谒,拜见;湖边居:即“湖畔居”,指隐居的地方。 联床夜来语:晚上与朋友共谈。联床:同床共眠,喻为知己。 药囊挂石壁:药囊挂在岩石上。意谓在山上采药。 酒壶列芳几:酒壶排列在花木环绕的几案前。芳几:有花草的矮几。 杯余歌青天:酒杯还空,便高歌蓝天。余:空。
江雨夜来歇,日出残氛散。 掩书下帷行,独步泾边岸。 岸竹泛晴光,泾流乱以灿。 清风吹浏浏,谁识水上涣。 冷言正无聊,偶遇如此粲。 因与陟崇岗,逍遥远寻玩。 澄波浩如天,青山卷若幔。 是时秋谷登,严霜绿条换。 益悲时节移,未由脱忧难。 一身风尘羁,百年斯过半。 何以自解颜,床头理文翰。 蝇头数千言,一一手自窜。 常约谢公屐,每笑阮生锻。 共吟只伤须,多书亦劳腕。 有时或忘餐,终朝更迟冠。
注释:我打算一直从事耕种,世间的人们碌碌无为,有什么值得嗟叹的!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归隐田园、躬耕自食的生活理想。诗的前两句说:“盖将终老于耕矣”,“盖”是“将”的意思,表明一种决定;“终老”则表示长期定居下来过隐居生活。后一句“世上碌碌嗟何为”,意思是问世人为什么总是忙碌奔波,没有固定的归宿呢?这里诗人用“碌碌”来概括世人的奔波,以“嗟何为”表示对世人的不满和愤慨。全诗语言朴实
【注释】 九日:即重阳节。古人认为九月九日是吉祥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秋高气爽,万物成熟,所以叫“重阳”。柳州:唐代州名,今属广西。作:作诗或写文章。 风露凄凄变物华:风清露冷,天气转寒。物华:指自然界的草木花卉。物华:指自然界的草木花木。 忽惊九日在天涯:忽然发现重阳节已到了天边。九日:即指重阳节,因九月九日是一年中的第九个重阳节。天涯:天边;指远方。 几人对菊能酬节:有几个人在重阳节时赏菊花
【注释】 九日:即重阳节。古人认为九月九日是吉祥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秋高气爽,万物成熟,所以叫“重阳”。柳州:唐代州名,今属广西。作:作诗或写文章。 风露凄凄变物华:风清露冷,天气转寒。物华:指自然界的草木花卉。物华:指自然界的草木花木。 忽惊九日在天涯:忽然发现重阳节已到了天边。九日:即指重阳节,因九月九日是一年中的第九个重阳节。天涯:天边;指远方。 几人对菊能酬节:有几个人在重阳节时赏菊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病后创作的一首七绝,全篇如下: 支离病骨不禁风,茅屋秋深水国中。 短发因吟多日白,颜衰得酒暂时红。 交飞柳巷将归燕,乱戾湖天欲下鸿。 秋兴几篇谁为稿,阿戎烂烂未知工。 注释: 1. 支离:形容身体消瘦、衰弱的样子。 2. 病骨:指因为疾病而骨头脆弱。 3. 风:此处形容秋风的吹拂。 4. 茅屋:简陋的房屋。 5. 秋深:秋天深入。 6. 水国中:水中的国家
注释: 斜日疏林,独杖过,避人归鸟拂烟萝。居濒东海知潮候,门对南湖解棹歌。乌桕树红霜落早,白蘋花老雁来多。悲哉宋玉空愁绝,矫首秋风两鬓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朱卿宅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其中,“斜日疏林”一句描绘了夕阳下,树林中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孤独的感觉;“避人归鸟拂烟萝”一句则描绘了鸟儿归巢的情景,给人一种和谐、安宁的感觉。此外
注释: 1. 雪消江上动春波:春天到来,江面融化的冰雪开始流动,泛起层层春水。 2. 久客还家喜若何:长时间在外作客的人回到家里,心中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3. 莫把离觞便倾尽:不要让离别时的酒杯轻易喝干,留下遗憾。 4. 听君唱彻《竹枝》歌:听着你唱完《竹枝》这首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用“雪消江上动春波”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注释: 济南那得到江南一样的美丽,有千顷的溪山百顷的山岚。 三月绿荫桑子落满地,村村布谷声声唤老蚕。 译文: 在济南怎么能看到江南的景色,那里有千顷的溪山和百顷的山岚。 三月份绿荫中桑子落下满地,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催养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画中的景色为题材,抒发了对江南水乡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对济南与江南景色的对比,突出了江南的水乡之美。同时,诗人还通过描述桑叶落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诗歌的翻译与鉴赏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内容和意思,然后把握诗意,最后分析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情感。注意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作答。本题中重点字词有:“履历江湖”“凋谢”“愁来旅馆篝灯夕”,考生要注意准确翻译这些词语。另外,本题还要求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