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日又清明,江花冉冉鸟嘤嘤。
拂水柳条千万缕,东风不碍酒船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南塘泛舟”是要求赏析,然后把握诗句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理解运用的手法和艺术效果,同时要结合注释和作者生平以及创作背景等来分析。
“一百五日又清明”,清明节到了,诗人在南塘泛舟。“南塘”即指江边的水塘。
“江花冉冉鸟嘤嘤”,江南春天的景色:江上春意盎然,花光粼粼,柳枝摇曳生姿,黄莺鸣声婉转悠扬,春江水暖,百舸争流。“冉”是缓慢的意思,此处形容江水流动缓慢,“嘤嘤”形容黄莺的叫声。
“拂水柳条千万缕,东风不碍酒船行。”拂水的柳条千丝万缕,春风吹来,不妨碍酒船前行。“拂水”形容风轻轻吹过水面,柳丝飘荡。“不碍”表示没有什么影响。
【答案】
译文:
一百零五天后又是清明节,江上的春色渐渐浓了,树上的花儿也渐渐地红了,黄鹂鸟儿也欢快地歌唱起来。
江南春色的美景:江面春风和煦,江岸柳条垂拂,春意盎然,黄莺啼鸣,江水清澈,船只往来穿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江南时的所见所感,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首联写时间,点明“一百五日”即清明时节;颔联写景物,描写了江南春日里的景象:“江花冉冉”“鸟嘤嘤”,既写出了春江之水清,也写出了江岸之花红,更写出了黄莺鸟儿的欢快,渲染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颈联写动态,“拂水柳条千万缕”表现春风吹动柳条,“东风不碍酒船行”表现东风轻拂,春江水暖,船只可以畅行无阻。全诗写景绘物,生动传神,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