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缘苍苍,负薪下层峭。
歌声相应发,山木闪残照。
近惊幽谷响,远答清猿啸。
欸乃江上音,烟波岂同调。
【注释】
下陵:山中小路。樵歌:砍柴人唱的歌。石磴(dèn):台阶。苍苍:高远的样子。负薪:挑着柴。层峭:层层叠叠的山崖。歌声相应发:声音相和而发。山木闪残照:夕阳西坠时,山林中的树影摇曳闪烁。惊:惊动。幽谷:深山谷地。响:回声。清猿(yuán)啸:指猿猴啼叫。欸乃:船桨声。江上音:江上的歌声。烟波:水面雾气弥漫的水色。岂同调:岂能一样。
【赏析】
这首《下陵赋》是一首描写樵夫劳动生活情景的小诗。诗中以樵夫的口吻,写出了樵夫砍柴时的艰辛、快乐,以及樵夫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把这一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富有情趣。全诗四句,每句都紧扣“樵夫”二字,将樵夫砍柴的情景写得生动逼真、形象鲜明。前两句“石磴缘苍苍,负薪下层峭”,写樵夫上山砍柴,沿着石阶一步步往上走,背柴下山,一步一步往下爬。这里用“石磴”形容山路陡峭,用“负薪”来形容樵夫肩上挑着的柴捆,用“下层峭”来形容山势险峻。后两句“歌声相应发,山木闪残照”,写樵夫在砍柴过程中,一边唱歌一边劳作,夕阳西沉时,山间的树木在余晖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芒。这里用“歌声相应发”来形容樵夫的歌声与砍柴声相互呼应,用“山木闪残照”来形容夕阳下的山间树木在余晖下显得分外美丽。最后一句“近惊幽谷响,远答清猿啸”,“清猿啸”是说远处传来的猿鸣声,“近惊幽谷响”是指樵夫在砍柴过程中,突然听到远处传来的猿鸣声,感到惊讶。这两句通过樵夫的听觉感受,写出了山林间的宁静、和谐之美。整首诗通过描绘樵夫砍柴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自然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