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天易暮,行客倍生愁。
江曲明渔火,山椒隐戍楼。
密林惊月黑,疑路怯星流。
犬吠荒村近,喧呼隔岸舟。

晚行即事

秋阴天易暮,行客倍生愁。

江曲明渔火,山椒隐戍楼。

密林惊月黑,疑路怯星流。

犬吠荒村近,喧呼隔岸舟。

注释:

  1. 秋阴天易暮,行客倍生愁:秋天阴沉的天空容易让人感到黄昏时分的到来,旅途中的人会因此而感到更多的忧愁。
  2. 江曲明渔火,山椒隐戍楼:江边弯曲的地方(曲江)可以见到渔船上的灯火,而山上(椒山)隐藏的瞭望塔(戍楼)则显得更为隐秘。
  3. 密林惊月黑,疑路怯星流:在茂密的树林中,突然看到月亮显得暗淡无光,使人怀疑夜晚的道路是否通畅。
  4. 犬吠荒村近,喧呼隔岸舟:远处村庄的狗叫声清晰可闻,而喧闹的声音似乎从对岸传来,让人感觉距离遥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傍晚时分的旅途所见所感。首句“秋阴天易暮”,直接点明了时间是秋季的傍晚,天气阴沉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黄昏。接着“行客倍生愁”表达了旅途中的人因为环境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情绪变化。

第二句“江曲明渔火”,“江曲”指的是河流弯曲的地方,“渔火”则是指渔民夜间捕鱼时点燃的灯火。这两句话描绘了诗人看到江边弯曲处渔人点亮了灯火,为夜晚增添了一丝光亮和温暖。

第三句“山椒隐戍楼”,这里的“山椒”指的是山顶,“戍楼”则是古代边防士兵居住的建筑。这句话通过将戍楼置于山顶的隐蔽位置来表达其不易被发现的特点。诗人可能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戒备的氛围。

第四句“密林惊月黑”,描写了密林中的月光被遮挡的情景,给人以幽暗之感。同时,“疑路怯星流”进一步强调了夜晚行走时的不确定性和恐惧感。诗人可能在这一刻感到了一种迷失方向的焦虑。

最后一句“犬吠荒村近,喧呼隔岸舟”,描述了远处村庄的狗叫声和隔岸传来的喧哗声。这些声音虽然给诗人带来了一些安慰,但也让他感觉到自己与外界的联系逐渐疏远,感受到一种孤独和隔离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成功地营造出一幅深秋傍晚的旅途图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