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迁客过仙城,放浪云山载酒行。
湘浦不忘思帝子,汉庭相忌有公卿。
玄都花逐春风老,赤壁人同秋月明。
梦罢黄州孤鹤去,又来古寺听猿声。
《游小金山》
峨嵋迁客过仙城,放浪云山载酒行。
湘浦不忘思帝子,汉庭相忌有公卿。
玄都花逐春风老,赤壁人同秋月明。
梦罢黄州孤鹤去,又来古寺听猿声。
注释:峨眉山的谪贬官经过仙城,放荡不羁地在云山中畅饮。我不忘湘浦的帝子,汉朝朝廷相互猜忌,大臣之间勾心斗角。玄都的花随着春风凋谢了,赤壁的人和秋天的月亮一样明亮。梦中醒来后,孤鹤离开了黄州,我又来到了古寺,听着猿声。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任黄州团练副使期间。当时苏轼与苏辙因文字之狱被贬黄州。诗人在黄州期间游赏小金山,写下此诗。全诗四联八句,前三联皆写景抒情,第四联则点题,抒发了自己对贬谪生活的感慨。
首联“峨嵋迁客过仙城,放浪云山载酒行”。这里用“仙城”形容峨嵋山,写出了诗人对仙山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明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心态却依然自由、旷达。接着,“放浪云山载酒行”,描绘了诗人在山间饮酒作乐的逍遥自在生活。
颔联“湘浦不忘思帝子,汉庭相忌有公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湘浦是古代楚国之地,诗人在这里不禁想起了故乡。而汉朝时,朝堂之上的政治斗争也十分激烈,这些因素都使得诗人感到不安。
颈联“玄都花逐春风老,赤壁人同秋月明”。这里用玄都花和赤壁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觉得,无论是玄都的花还是赤壁的人,都在不断地老去,而这恰恰也象征着自己对岁月的无奈感怀。
尾联“梦罢黄州孤鹤去,又来古寺听猿声”。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贬谪生活的回顾和感叹。梦中醒来之后,孤鹤飞走了,而诗人又回到了古寺,听着那凄厉的猿声,仿佛在诉说着自己心中的孤独与无助。
此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历史文化的元素,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