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觉花源近,还经药畹深。
石状留醒酒,玉洞待鸣琴。
复径迷难出,穿云不易寻。
只应余冻雪,六月自阴森。

始觉花源近

还经药畹深。石状留醒酒,玉洞待鸣琴。复径迷难出,穿云不易寻。只应余冻雪,六月自阴森。

译文:

初来时感觉花源很近,深入药园却更深。石壁形状似酒醉欲醒,玉洞中仿佛有琴声在等待。复道蜿蜒难以走出,云雾缭绕难以寻找。这里似乎只有积雪未曾融化,六月依旧显得阴暗寒冷。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年的一首五言律诗。首句“始觉花源近”,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初次步入花源时的直观感受——距离近,易于亲近。接下来的“还经药畹深”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空间维度,通过“还经”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药园深度的探索和感受。

诗中“石状留醒酒,玉洞待鸣琴”两句,通过对石壁和玉洞的描写,赋予了景物以生动的形象和动态的情感。石壁如醉酒之人,形象鲜明;玉洞则如同等待演奏的琴,充满期待。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景观充满了生命力和诗意。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情感也逐渐转向了微妙和复杂。“复径迷难出,穿云不易寻”两句,描绘了进入后花园的曲折与艰难。这里的“复径”意味着多重的通道和迷宫般的布局,而“穿云不易寻”则暗示了环境的险峻和难以捉摸。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后花园复杂性的深刻认识。

最后两句“只应余冻雪,六月自阴森”,则是对前文景色的深化和总结。诗人用“余冻雪”来形容后花园在六月时节依然覆盖着未消融的积雪,这种对比和映衬增强了季节变化带来的视觉冲击。同时,“六月自阴森”则传达了一种孤独和寂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即便在夏日,后花园也有一种无法摆脱的幽深之感。

这首诗通过对后花园景象的细致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深刻的意境追求。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