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作客向幽燕,白日看云学杜眠。
欲醉浊醪消旅况,又逢一雁过尊前。
【注释】
①幽燕:指幽州、幽陵一带,今北京一带。
②白日看云:形容天气晴朗,太阳高照。
③欲醉浊醪:欲以浊酒解愁。
④尊前:指酒杯旁边。
【赏析】
《忆弟》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首句写自己几年来在幽燕一带作客,白日看云学杜眠;次句说想用一杯浊酒来解除旅途的烦恼,又遇上了一只飞过的大雁;末句说自己想喝浊酒解愁却又遇上了一群飞过的雁。全诗语言通俗平实,情真意切。
几年作客向幽燕,白日看云学杜眠。
欲醉浊醪消旅况,又逢一雁过尊前。
【注释】
①幽燕:指幽州、幽陵一带,今北京一带。
②白日看云:形容天气晴朗,太阳高照。
③欲醉浊醪:欲以浊酒解愁。
④尊前:指酒杯旁边。
【赏析】
《忆弟》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首句写自己几年来在幽燕一带作客,白日看云学杜眠;次句说想用一杯浊酒来解除旅途的烦恼,又遇上了一只飞过的大雁;末句说自己想喝浊酒解愁却又遇上了一群飞过的雁。全诗语言通俗平实,情真意切。
【注释】 1. 去住:离别。 2. 赓歌:和乐歌唱,此处指作诗。 3. 卷帘:拉开窗帘。还对月,即对着月亮。 4. 绕槛:环绕栏杆。栽榴:种植石榴。 5. 雨霁:雨后初晴。看行雁:观看飞翔的大雁。烟开:烟雾散开。忆钓舟:回忆渔船。 6. 知:了解。君:你。归里日:回家的时候。芳草傍清流:在清流旁长满芳草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朋友子仪时所作。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字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折柳送君时,衔杯动客思。 - 注释:在分别的时刻用折柳来送别友人,边饮酒边触动了游子的思念之情。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通过自然元素(柳)的参与来增强情感的表达,同时“衔杯”暗示了饮酒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氛围。 2. 青春堪作侣,好景且留诗。 - 注释:年轻的时光足以成为伴侣,美好的景色应当被记录在诗中。 - 赏析: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很严格,需要逐句对应注释和翻译。下面是我的赏析: 第一句:“莺燕骄春永,芬芳得闰偏。” - 注释:莺燕在春天里显得格外娇艳,花朵也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更加芬芳。 - 译文:黄莺和燕子在春天里显得特别美丽,花儿因为春天的温暖而变得更加芳香。 第二句:“上林花易发,旅邸月同圆。” - 注释:"上林"通常指代皇家园林,此句意指花园或花坛中花儿盛开。“易发”表示容易开放
【注释】 吾仲几:我的弟弟。传书:《左传》上说,孔子有弟子名仲由(字叔梁纥),曾向鲁国国君进谏,被斥逐,他离开鲁国到陈国、蔡国、宋国、卫国会合于齐,后又到楚国去。后因以“传书”为书信往来之称。飞腾:高远。舒:舒展。看云愁见雁:指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谓想飞到最高处,俯视群山。弹铗叹无鱼:战国时期,楚国人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一只河蚌,而渔父却嘲笑他说:“你今天在梦中变成了河蚌
这首诗是明朝万历年间,诗人在庆成宴上作的。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注解。 我们来看第一句:“子夜南郊荐,寅宾北极临。”这里的“子夜”指的是夜晚,而“子”在这里是指月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深夜的时候,人们向南方祭拜天地,以祈求神明的保佑。同时,“寅宾”指的是宾客,这里指皇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也亲自到北边来迎接宾客。 我们看到第二句:“阳生飞琯应,乐奏庆云沉。”这里的“阳生”指的是春天
【注解】: 檐雀:指喜鹊。檐下常栖有喜鹊,故称檐雀。 曾频:屡次。 颜似玉:指颜貌如美玉。 寿长春:长寿。 蟠山:即蟠龙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北,以产桃闻名。 玉女:神话传说中的仙姑。这里指莲的化身仙女。 扶杖屦:扶着手杖步行,形容归家的心情。 【译文】: 喜马子仪来了,得到了两位亲信 喜鹊叫声多次响起,突然听到喜讯,问二亲安否? 喜闻颜似玉,应是寿长春 桃子熟了,就在蟠龙山附近;莲花开放
注释: 庆成宴恭述时万历丙子纯以太仆少卿侍殿中 其二 九重欣昼接,三祝庆良辰。 寒键初阳启,和颜七日亲。 歌谐鱼出听,舞遍鹤来驯。 喜起瞻前代,皇仁自近臣。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一次盛大的宴会,作者作为太仆少卿参加了这次宴会。诗中表达了他对这场宴会的感慨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祝愿。 首句“九重欣昼接”,描绘了皇帝在皇宫里接受大臣们朝见的场景,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权力
【注释】 游青柯坪 其一徙倚探奇恣壮游,几番回首忆秦州。 千年紫气从关过,九曲黄河入槛流。 旧国城连芳草合,昔贤丘与野烟留。 山灵何处钟豪俊,为巩长安亿万秋。 【译文】 我徒然地徘徊、探求,尽情地去游览,几次回望故乡都感到十分依恋。 千年来祥瑞之气总是从潼关经过,九条曲折的黄河如玉带一般流入我眼前。 故土上草木葱郁,一片丰饶景象,而昔日的名贤之墓,则被野草和炊烟所覆盖。
【译文】 登上连云高台,饮酒赋诗,在春色中尽情欢聚。名花难道只是洛阳才有?栏杆从树梢凭栏眺望。坐对清秀山峦,频频移步徘徊,杯子里酒如星辰月亮般升腾,不觉夜深了。留恋不舍地留在这里,回头望去东林寺的太阳已经升起。 【注释】 绣春台:即玉堂春,是宋仁宗时翰林学士兼侍读欧阳修所建,位于开封府内,为皇帝读书之所。宴集:指与宾客聚会饮宴。台榭(xiè):楼台亭阁。载:载酒登台;言登临。锦:指繁丽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三五团圆夕,留连离别时。 - “三五”通常指的是农历十五,即元宵节,这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时刻。在这里“三五团圆夕”可能暗示了节日的圆满和家庭的团聚,但同时也表达了与亲人分别的情感。 - “留连”意味着舍不得离开或不愿结束,反映了诗人在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 “留连离别时”表达了对即将到来分离的哀愁和不舍。 还从姜氏被,预想谢家诗。 - “姜氏被”可能是对某种特定场景的描述
注释 花底:即酒樽之下,比喻花丛之中。青樽,指酒杯。尔,你。蓟北:古郡名,今属河北,是当时边防重地。河西务,地名。 不堪:不能忍受,不忍分离。邸,官舍,这里指左金部夏伯的官舍。分袂,分别的意思。骊歌月影低:骊山在陕西临潼东南,骊峰上有温泉,相传秦始皇曾在此沐浴。骊歌,秦时宫乐也。后用以泛称边地军乐。月影低,指月亮西斜,照见骊山的影子。 赏析 《送左金部夏伯之河西务》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注释】 题:写 铜雀台:建安时曹操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临漳县城西北。 漠漠:迷迷蒙蒙。 幽思:深微难测的心思。 裁:删减。 流:指流水。 尘眼:眼中尘垢。 只影哀:形容自己的形象孤单悲凉。 赏析: 《题铜雀台有感效陆放翁沈园之作》,是一首咏史抒怀诗。此诗首句“漠漠烟笼铜雀台”,起笔突兀,气势不凡,使人耳目一新。次句“几年幽思若为裁”,言自己因铜雀台而引起深沉的感慨,不知何以排遣。三
注释: - 万里风烟六诏生:形容边疆辽阔,自然风光壮美。 - 壮游莫听鹧鸪声:意为在壮阔的旅途中,不要被鹧鸪的叫声所干扰。 - 薇垣紫:指皇宫的紫色围墙,薇垣是古代对皇宫的称呼。 - 彩笔还看赋远征:意为用五彩的笔为远征的将士写诗。 译文: 送你到远方的云南藩地, 那里有万里的风烟和六诏生的美丽景色。 在这段壮美的旅途中,不要被鹧鸪的叫声所打扰, 你将看到皇宫的紫色围墙,并为你写诗。 赏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西风袅袅怅离情,千里关山月独明。 - 西风袅袅:形容秋风轻柔、缓慢,如同低语般地吹拂。 - 怅离情:表达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深深怀念和哀愁。 - 千里关山月:指遥远的地方,关山指的是边远的高山,月亮则代表思乡之情。 - 月独明:强调在这样孤独的时刻,月光显得格外明亮,更加凸显了离愁。 若到游岩栖隐处,当年泉石与谁盟。 - 游岩栖隐处:描述一个幽静的隐居之地
遁园观物堂成 终南为案华为屏,云满疏林鹤满汀。 物外不嫌出郭近,劫来似是醉人醒。 注释:终南山下建观亭,华山作为屏风,云雾弥漫在树林里,鹤飞在江水边。置身物外,不觉得出城很近了,世事如梦,恍若醉酒一般。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诗人新近完成的观物堂,以终南山为案、华山为屏,云雾满林,鹤栖汀洲,物外之景令人心旷神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脱和无奈
【注释】 1. 初秋:指秋季初。社友:指在社日集会的朋友。同:共同。井园:地名,这里指诗人的住所。郁蒸暑气:指夏季炎热的气候。虚听蝉声树里秋:虚,空。树里:树上。秋,指秋天的声音。蝉声:知了叫声。 2. 河朔:泛指河北中部地区,是唐时藩镇割据的地方。把酒:斟满酒杯。仍为河朔饮:仍然要为河朔地区的人喝酒。 3. 醉馀散发更临流:醉后的头发散乱地披着,又来到河边。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