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戒行李,返舟停霅水。
旋从姑苏城,一水达都鄙。
中经江淮河,西自楚豫起。
军储四百万,私运亦称此。
平江信多劳,宋公良比美。
万安通夏镇,余亦从经纪。
至今三纪馀,舳舻争逦迤。
飞挽古未有,陵园亦宁只。
乃知故与利,子舆言有以。
纷纷泇莱议,拘曲终当已。
谁其浚二洪,行险深见底。
水繇地中行,陵运咸永倚。
往来亦利涉,朝贡疾如矢。
舍此谈他途,如车轻弃轨。

【诗句释义】

虎林戒行李,返舟停霅水。

旋从姑苏城,一水达都鄙。

中经江淮河,西自楚豫起。

军储四百万,私运亦称此。

平江信多劳,宋公良比美。

万安通夏镇,余亦从经纪。

至今三纪馀,舳舻争逦迤。

飞挽古未有,陵园亦宁只。

乃知故与利,子舆言有以。

纷纷泇莱议,拘曲终当已。

谁其浚二洪,行险深见底。

水繇地中行,陵运咸永倚。

往来亦利涉,朝贡疾如矢。

舍此谈他途,如车轻弃轨。

【译文】

虎林戒行李,返舟停霅水。

旋从姑苏城,一水达都鄙。

中经江淮河,西自楚豫起。

军储四百万,私运亦称此。

平江信多劳,宋公良比美。

万安通夏镇,余亦从经纪。

至今三纪馀,舳舻争逦迤。

飞挽古未有,陵园亦宁只。

乃知故与利,子舆言有以。

纷纷泇莱议,拘曲终当已。

谁其浚二洪,行险深见底。

水繇地中行,陵运咸永倚。

往来亦利涉,朝贡疾如矢。

舍此谈他途,如车轻弃轨。

【赏析】

《纪怀并引》是南宋诗人汪藻的一首五古。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地区水道纵横、交通便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和民族繁荣的美好祝愿和对个人事业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运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

诗的前两联“虎林戒行李,返舟停霅水”描述了作者在虎林处准备出行,返回时停靠在霅水的情景。这里的“虎林”和“霅水”都是地点名称,分别指的是古代的军事要地和重要的水路枢纽。这两句诗通过描述具体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后续的内容铺垫了背景。

诗的后两联“中经江淮河,西自楚豫起”则是对江南地区水道的进一步描绘。这里提到的“江淮河”和“楚豫”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河流和地区,分别代表着中国的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这些地理元素的存在使得江南地区的水道变得非常繁忙和发达。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绘江南地区交通的繁忙和便利来表达对国家统一的期待。“军储四百万,私运亦称此”中的“军储四百万”指的是宋朝时期的军事储备数量,而“私运亦称此”则是指民间运输也非常发达,两者结合表明江南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军事力量的强大。

诗中的“平江信多劳,宋公良比美”还提到了平江这个地方,以及宋朝时期的名将岳飞等人,这些都是对国家统一和民族繁荣的美好祝福。同时,“万安通夏镇,余亦从经纪”中的“万安通夏镇”指的是万安县的夏天气候适宜,而“余亦从经纪”则是指作者也参与其中,共同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两句“飞挽古未有,陵园亦宁只”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这里提到的“飞挽古未有”表示古代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运输和搬运活动,而“陵园亦宁只”则暗示着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地区水道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和民族繁荣的美好祝愿和对个人事业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