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看山眼未昏,草堂归去卧烟村。
朝廷已许乞骸骨,衣食未须忧子孙。
上马天风吹席帽,落帆江月到柴门。
美芹炙背区区意,他日难忘献至尊。
诗句解析
1 “六十看山眼未昏,草堂归去卧烟村”:
- “六十”可能表示年龄或岁月,这里指的是年老。
- “看山眼未昏”说明即使年纪大了,依然保持着对山的热爱和观察能力。
- “草堂归去卧烟村”描绘了刘教授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在乡村的草堂中悠然自得地度过余生。
- “朝廷已许乞骸骨,衣食未须忧子孙”:
- “朝廷已许乞骸骨”表达了朝廷对刘教授的尊重和认可,允许他辞去官职。
- “衣食未须忧子孙”意味着刘教授不必担心自己的财产和后代会受到影响。
- “上马天风吹席帽,落帆江月到柴门”:
- 描述了刘教授骑马出发的场景,风儿吹动着他的帽子。
- “落帆江月到柴门”描绘了船只靠岸后月光洒在柴门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美芹炙背区区意,他日难忘献至尊”:
- “美芹炙背区区意”意味着刘教授虽然只是以卑微的方式献出自己的意见,但这份心意是真挚的。
- 结尾的“他日难忘献至尊”表明在未来的日子里,刘教授的这份心意将会被铭记。
译文
60岁看山不迷乱,归来草堂卧烟村。
朝廷已许乞骸骨,衣食无忧忧子孙。
风卷席帽上马行,落帆江月至柴门。
献君之心虽微薄,他日定将尊上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刘教授晚年归隐的生活状态及其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细节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刘教授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的景色描绘也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美好,使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态度。